小时候,我们那里非常穷,能上学就不错了,是没钱买课外书的,但有些人家里还是有少量的课外书。
那时我们不是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没得选择,看到别人有课外书,也想读,得给别人说好话,放学把书借过来,并且一再保证,不会把书弄破弄脏,第二天保证归还。
就这样,我陆陆续续读了一些小画书,故事会。直到上高中,才接触到一些名著,一发不可收拾,读了《平凡的世界》《红与黑》……等一些经典的书。
农民的生活是困苦的,一年不停地劳作,把收获的粮食好的卖了,不太好的自己吃,换一些钱,让自己孩子读书,等国家分配。当工人,当老师,当医生,不管哪种,在家里人看来,都比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苦日子强的多,这就是那时农民的孩子要读书的愿望。
那时,没有多少书可以让你选择,能读到的书也有限。上学就读能接触到的一些书,等上班了,自然就会关注专业书多一些。前几年身体不好,又读一些医学书,有了孩子,就读关于孩子的一些书。
哪些书有用,好像这些书在某一个阶段对我都挺有用。
现在,书越来越多,我们不可能读每一本书,也并不是每一本书都有用。对于我的孩子要读什么书,我也有了最基本的要求,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有些书内容低俗,三观不正,这些书是一定不要读的,越读受到的毒害越大,还不如不读书。抛开这些基本的要求,管它是漫画,绘本,还是小说,或教画画,教折纸,教做菜的书,喜欢什么就读什么。
关键是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女儿也许是从小受我爱读书的熏陶,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读书,等上了小学,学校推荐的书她基本都喜欢读,男孩也许天生调皮,智力发育比女孩晚一年。学校推荐的比较经典的书也许他理解能力有限,大多不喜欢读,去图书馆他只爱借一些漫画书什么的,一次我把他借的书换了几本,换成了我认为对他有用的书,他生气了,说再也不来图书馆借书了,也不会读我给他借的书。我想想,漫画书有什么不可以?他借的书我翻了翻,没有三观不正,有什么不可以读呢?我认为的经典书对他这个年龄合适吗?我认为再好也没用,随他吧,让他读自己喜欢的书。
每一阶段,我们喜欢读的书也会不一样,我们又何必去强迫孩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