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饭归来,站在十字路口等绿灯,遥望远方,高楼大厦的身影漆黑,只有远处天边,光亮沉了下去,原来,光也有这么重的时候… …母亲1968年出生,今年47岁,刚离异,也是一个凄苦的女人。但是今年,只有小学三年级识字水平的她,考出了中级育婴师资格,我很为其骄傲。母亲的工作日程已经安排到年后,一个月一个月…都被待产的孕妇家庭给预订了,在月嫂这个越来越被刚需的行业里,母亲算是以自己的勤劳和专业,越走越顺利。…今天电话与母亲交谈,涉及到要不要自己创业,搞一个类似阿姨帮的O2O项目,叫月嫂帮,她说我不愧是她儿子,母子连心,她最近也在考虑成立较为品牌化的月嫂中心,但缺人缺地,和认识的一个有钱且也自己创业过的年轻老板娘在谈。我惊叹于母亲的目标。对于她这样普通的农村妇女,能如此处世,我真是感叹不已。
小时候的每个暑假里,我都会去城里和母亲生活一段时间,大多时候是跟着母亲到各家各户『帮衬』着做点钟点工的活,说是『帮衬』,其实也就擦擦地,掸掸灰尘…那时候很羡慕那些家庭的小孩,有电脑、高端的玩具、高档的文具,还有一书架的各种书籍…大多的服务对象,也就是『老板娘』,都很客气,没有嫌弃我母亲将我带在身边去干家务,也不觉得我碍事。『老板娘们』会很客气地打开电视,让我坐在沙发上吃点零食,看会电视。印象中的自己就像一个远房亲戚一样地被招待起来。当时就不觉得,服务是怎么低人一等的一回事,并且终归感受到了某种情感因素。这当然和母亲的勤恳有关。
好的服务值得被尊重
很多年后,有些阿姨还和母亲保持着一定联系,听说我想到城里来读高中,还帮忙询问了下相关调学事宜… …
时光冉冉,霎时到了二零一四年的今天,我已经毕业,并且成了互联网从业大军中的一员。此时,也正是大家口中所说的O2O服务元年,我恰好有幸参与到这场O2O厮杀的『盛宴』中。以下表述了本人对O2O以及相关服务的一些浅显理解:
对于O2O服务提供者而言,应该具备插件化的产品思路:
包括叫月嫂在内的众多O2O服务,其实都是低频次服务,它们不像聊天、游戏、工作使用工具这样能高频次纵贯人的生活。
低频次的用户需求决定了若是以重客户端的思路一定是没有用户活跃度以及粘性的,那样做的最佳状态也就是用户来了又走,来了又走…所以做app或者网站是毫无必要的。
插件化产品思维背后需要的支持是:
1,一整套接入各种平台的流程体系
2,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可即时方便调取
3,强大的服务品牌号召—强大到无需品牌标识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商业化大平台而言(如微信、叮咚社区、小区无忧、考拉社区等等),并非是说各个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做好自己的平台架构,促进用户与这些O2O服务提供者更好地连接才是根本。并且实时性地,能根据用户当前状态,去调取平台上合适的服务内容展现。与微信、QQ、支付宝等大熔炉产品相比,一些基于社区、周边物业类型的产品,由于天然的地域性优势,极有可能创造更大的O2O服务价值。在现代生活中,看似大了的生活圈子,其实是越过越小的,越是周边化的服务,越是能映入用户眼帘。何况,像微信等基于人脉的社交型产品在根本上并非是同类型聚集消费者,而基于地域而聚集的人,往往消费场所较为一致。
上文说到,在一个O2O产品的数据中,留存率不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有能力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平台级产品而言,日活度、用户粘性等等常规衡量标准还是很重要的。要做到这些,就已经决定了这类平台级产品无法做『轻』,只能是重,而且横向拼的是大而全,纵向更是拼服务的性价比。
为什么平台级产品的重头是O2O服务商家而非周边商家
并非周边商家无法提供O2O服务,而是由于周边商家的平台聚集是一个脏活、累活,而且商家的服务不具有稳定性以及体系性,很容易你今天录入了一个小商贩,明天他就倒闭不干了,而且对其进行平台化的规范也是一笔需要投入的资金,你要对其服务规范化是挺困难的事。而众多的O2O服务商家,他们已经有自己的很好的服务规范以及流程,并且有一定品牌标识,然后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平台去扩展自己的业务,因为对他们而言,如上文所说的,插件化的产品思路就决定了他们应该做的是 单线程的服务而非平台化的思考。
关于O2O服务:狭义一点,只是『上门服务』,把服务的前台设置在线上。
千万别和用户说我们是O2O服务,用户听不懂,我们就介绍自己为『上门服务』这四个字就成,但是在早年就已经有上门服务这个概念,那么在O2O这个互联网大概念下的『上门服务』又有什么新的含义呢,在我看来,『上门』只是一种形式,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改变的是后面的『服务』两字,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服务』应该是更人性化的,很多讯息服务都已经可以在线上完成,比如服务的评价体系包括用户反馈打分,以及大数据背景下的最佳匹配…等等。对一些传统的『上门服务』比如钟点工等,需要改变的是服务量化…而对于一些传统非上门性质的生活服务,比如干洗衣等,先是需要解决怎么更有效并节约成本化地『上门』,其次也同样要面临『服务』本身的互联网改造,把统统的价值观都向用户价值靠拢。交易在线上,服务仍旧在线下。
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平台是什么
服务提供者而言,当然是越多平台接入越好,但如果一个平台给他们的收益小于管理成本,那么他当然会退出此平台
对于用户而言,服务的预览性、也就是在服务未体验前的可感知性非常重要。
再进一步思考:
淘宝时代,电子商务连接了商品与人,新的O2O时代,信息产业将要连接服务与人。
服务的本质倒不必是商业利益交换,而是把人与人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服务方与被服务方,在当下的环境下,更像是一直含有尊严体系的『主仆』关系,所以服务很多时候更是一种情感牌系,玩得好不好,就看你用不用心。单纯的营销都是可耻的。在服务体系中,即便你是个普通的钟点工,可能你服务于一家手机应用创业者,极有可能发生的是,你在某种意味上,手机中装有的应用也服务与你了,这相当于是一种服务闭环,世界将越来越平等,再没有高低,剩下的只是你在这方面服务与他,他在那方面服务与你。
在文末,我想说的是,众所周知,一个行业的最佳创新点,往往是在科技、人文、商业三者的交叉环中
那么当我们谈论O2O时,请不要再把它这么重地利益化或者科技化,也许,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它在人本思想中,到底改变着什么。
【公众号】cellier_
我从未对过,
但我还是想,
这么错下去。
就是·回车
你把真实的自己隐藏
像是花儿把瓣卸掉
躲进绿叶
躲进泥土
可是来年的春天呐
你还是会被挖掘
你的美丽动人
总不会只在一张床上展现
但今夜
你被锁在我的眼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