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周阶段复盘

第一周阶段复盘

作者: 番茄侠里的践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17:05 被阅读0次

    本周从读书闭环的角度上学习了读书、笔记、记忆的部分。 干货很多时长很久,看起来很烧脑。但杨洋老师用那么大的篇幅苦口婆心的讲了那么多,无非就是在反复的贯彻这些方法的好处。之前的那种固定化思维这不就是什么什么的想法,其实挺可笑的,叫附会旧知。 我现在觉得只有先完整的学习一遍才升级到筛选这一关; 

    第一课:讲了阅读的方法---论语式阅读

    变被动为主动和作者卧膝长谈,把一本书拆分为作者为你定做的考卷; 论语式阅读效仿孔子式阅读,在一问一答之间传递知识,解答疑惑。论语式阅读也称带着问题去阅读。

    那么问题从那里来,答曰,从目录来,目录是作者给我们的教卷,也就是作者问我们的问题。目录阅读四步法:

    1.通过标题/简介/序言,了解书籍内容;

    2.浏览书籍目标,让目录成为作者问自己的考题;

    3.尝试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导图;

    4.阅读书籍和作者对答案;

    第二课 如何与作者对答案

    把读书闭环比喻为“拆房”“搬砖”“存砖”“盖房”,思考自己的输入输出花费的时间是否可以构成自己“盖房”的砖?

    带着以自我为导向解决自身问题的目的上问自己三个问题:1.“与我何干?”2.“如果是我,我会如何?”3.“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可能吗?” 带着慎思明辩的态度使用5W2H模型来采访作者跟作者对答案,what是什么?;when:什么时候?who是谁?where在哪里?why: 为什么?  how: 怎么做?  how much:多少?什么效果? 通过5W2H模型把文章框架脉络给串起来,想忘记都难,把心中一团乱麻给梳理清理,从无序到有序;

    第三课 读书闭环的二步曲---笔记

    好笔记的5R标准

    Record(记录)    Reduce(精炼)   Recite(记忆)  Reflect(思考)  Review(温习)

    信息(食材)===加工处理===知识(饭菜)

    而Q&A笔记就符合这个5R标准的要求;

    Q&A笔记有两大特点:

    1.问答:以问题为先导,先有问题,再有答案;

    2.卡片化:以单一的干货为核心,核心知识点形成卡片;

    有一个好笑的比喻不怕愚公移山,就怕愚公辛苦移的山又跑回去了,而记忆也是这样,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的东西不加以刻意训练,曾经的付出也只是感动自己,而Q&A笔记专注内容,忽略形式,以问题为向导,调动大脑思考问题再加强记忆,只一个有效的方法。

    第四课 如果使用Q&A笔记

    Q&A笔记读书的笔记,作者的幻灯片;

    Q&A笔记是由“问题部分”和“答案部分”组成;

    问题部分:1.明确主题;

                      2.将主题变成疑问句形式呈现;

    答案问题:1.拆分:将干货分要点、分条目呈现;

         2.精炼:把干货用尽可能简短的语义表达;

    关于拆分:

    需要了解细节,梳理结构,拆分必须要主动去概括要点,拆分成一个个要点去呈现,把干货凝练出来;但对于大头的各个要点,每一个要点也要拆分成更细的要点;除了要看清内在联系外,还要能看出细微差别,这样再遇到混淆概念的时候,便不再是惊吓而是惊喜了;

    关于精炼:

    在拆分成一个个要点之后, 要对每一个要点本身进行精炼、概括、总结,完成对信息的提取和再加工,将信息变成自己知识的一个过程。这种对内容本身的打磨、揣摩,也是加强记忆的过程。

    当然这里也要谨慎重复,重复有两种,一种是刻意练习,一种是浪费生命,我们也反省自己是不是在舒适期的重复;

    第五课 读书闭环中的记忆

    记忆分为记和忆,记是存取,忆是调取。能得进去,取得出去才有有效记忆。

    三条战胜遗忘的规律:

    1.间断重复;

    2.主动重复;

    3.多感官重复;

    有效的重复是战胜中遗忘的妙招,切忌“赛前突击”而是要向涮毛肚一样来记忆,味后很鲜好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周阶段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is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