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想这话时我正洗澡,花洒有点旧,水断断续续。
首先什么是咸鱼?我想到了三样东西:
(1)用盐巴腌过的鱼。
(2)“闲鱼”一个轻松卖闲置物品的网站。
(3)五月天的一首歌。
甭管哪种做人如果没有梦想真的跟以上没区别,我就直播吃……吃啥好呢。
说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没有梦想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方向。
在解刨这个问题前我问过不少的人,“你的梦想是什么?”汪峰般的口吻。
答案如下:
“我的梦想是要买一间大房子。”
“我的梦想是开跑车。”
“我的梦想是赚很多的钱。”
围绕“有钱”所衍生的答案比比皆是。但我不太认为这些属于梦想,曾反驳过一个电台主持人,他的观点是:“别人想成为有钱人,难道不可以属于梦想么?”
我的反驳理据是这些答案都太像废话,因为“有钱”是所有成年人都渴望并想得到的东西,问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会回答你:“想有钱”,因为这是了解社会规则后随之而来的一种认知欲望。
我大概明白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总喜欢问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但读了大学就没有老师这样问,因为读小学的时候没有这种认知的概念,没有被钱所衍生的欲望,若然抛开这些欲望再问别人;“你的梦想是什么?”
问了十个,没人能答上我。
可他们等同没有灵魂等同死人?
不晓得。
2
过往我也很痛恨没梦想的人,认为梦想如同每个人内心的火种,没有这份“内燃”,活着算个屁啊。但是仔细想想,这份痛恨其实是这个时代所造成的,这个时代潜意识都强调甚至强迫人要有梦想,随便打开一篇热血的文章,作者的中心思想都是想表达“要追寻梦想”,我曾经也写过类似的文章,这些东西如今太多了,就像随便打开一个视频网站,首页置顶的都是欢乐颂。
“我就看了,还不行么?!”
“不行,你作为一个写东西的人,看了后还要写一篇关于邱莹莹被嫌弃不是处女的文章。”
“……”
所以很多人的梦想都是被网络这类声音一步一步地威逼,就像女人到了三十岁要被迫嫁一个人,甭管那个人是否五官端正。
是一个人就好了。
梦想也如此,甭管你的梦想是干啥,至少你还歹有。
但往往有了梦想后,追不追求还是其次,梦想会变成攀比。虽然梦想没好坏之分,但总有高低之分,就像前阵子我跟一群人在微信聊天,别人一张嘴就是说要搞一头狗,一头比阿尔法狗还厉害的狗。
我第一感觉,“本来高高兴兴的,你为什么要说这个……”
3
渐渐我变得刻意留意身边说不上梦想的人,发现不晓得没梦想就活得不好,他们一样吃喝拉撒睡,一样过得不错,甚至有点羡慕没梦想的人,这不是讽刺的话,他们每天都没有顾虑,每天都能笑得合不上眼,我猜他们身上是否具备“抗空虚的能力”,他们上辈子是否拯救了银河系。
他们从来没有试过为一个梦想所折腾,也不会因为一个梦想所烦恼,干活永远老老实实地干,不多想,也没阿q精神,干到一定成就,别人自然会给你的成套上一句,“原来这就是你的梦想啊”。
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每天七点起床、中午十二点休息、下午六点下班,上班的时候不玩玩手机。
仅此而已。
相反部分追梦的人,追着追着梦想就变得廉价,因为达成不了很自然会降维换一个梦想,也许梦想本身也带廉价的属性。廉价得你可以一个月一个梦想,一天一个梦想,虽然别人觉得你这不叫梦想这叫瞎想,可没有人明确规定梦想需要什么样的形态或者姿态,中国的社会也没有一个政府机构审核这“梦想”是否达标,大伙们都忙着去搞一带一路。
只要嘴皮够硬,瞎想以及空想都能被套上梦想的头衔,“因为梦想还是要有的”,紧接一句,“万一实现呢?”
难道就没人想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痴线呢?”
4
我不是反对拥有梦想的人,我也算一个有那么一丁点梦想的人,凡留意过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喜欢提供其他的想法。
“有梦想绝对要比没梦想好?”
真不晓得。
因为马云也不一定过得比新疆放牧的人好。
我认为“有梦想”跟“没梦想”本质上没好坏之分,这是两条不可攀比的路,只是大潮流里新媒体的人都习惯用“我有一个朋友”这类追梦的故事包装“人一定需要有梦想”的道理,实际上不少人是可以简简单单地生活。
我清楚“人可以没有梦想这观点”不一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是一个人本来没梦想那就没梦想吧,也不要刻意自寻烦恼地找一个梦想,若是这世界硬要你有一个梦才能生存,那你的梦想大可做一个没有梦想的人,说不定能击败全国95%的人。
因为这也挺好的,简简单单、认认真真地浪费时间,不属于大错特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