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很小很小时候的记忆总是非常模糊,几乎一片空白,但也有些零散记忆却非常清晰以至于顽固地挥之不去,比如吃的食物。
80年代初,那还是个社会整体物质贫瘠匮乏的年代,记得当时自己三岁,弟弟才不满一岁,却已到了现在所谓的需要添加辅食的阶段,当时家里鸡窝养着两只鸡,隔天才会下一个蛋,这些鸡蛋母亲是从来舍不得吃的,积攒起来蒸成鸡蛋羹给弟弟增加营养,而弟弟每次都会吃不完,那剩下的鸡蛋羹就变成我无上的美味,永存在我记忆的味蕾中。
那些相忘不如怀念的食物记忆情愫记忆中总有些味道会让我们念念不忘,像一颗蜜洒落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经历过岁月年轮的洗礼,它依旧散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可是有的食物现在有幸再吃到却已不是当年的味道,就像现在再如何变着花样做鸡蛋羹都没有小时候那会吃到时的惊艳感觉。我真是不知道,是那时候的我年纪小,要求不高,还是现在的食物真的不如记忆中的味道。
有可能是以前年代物质匮乏下的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使然,也有可能是以前年代的食材取自新鲜天然无公害从而最大程度还原了食物的本真,更有可能是制作过程虽谈不上精细却是毫无任何添加的良心之作。
也许是做美味的人变了,也许是我们变了,反正我总是寻不到像从前般好吃的东西了。
有些记忆,因为沾着时光,才更具有了味道吧。
那些相忘不如怀念的食物记忆情愫时至今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食物是维系生命的关键所在,一个人吃什么样的食物,决定了他/她拥有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和品质。
中国历来主张“民以食为天”,我们每一个人的的确确日复一日地在“食”,但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造假危机和食品有毒问题,我们仰之为天、视之为命、赖之为生的“食”呢?
现在的食品已经琳琅满目,食材一应俱全,各种主题的餐厅也是遍地开花,能够满足大家的口福与食欲的同时各种配搭也能保证满足大家全面的营养吸收。
食物带着能量进入体内,被肠胃消化吸收,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不同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及精神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反之,不同个性的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也会选择不同的食物。
那些相忘不如怀念的食物记忆情愫身体是有智慧的,它知道如何来辨别和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食物,来源于大自然的食物同样地具有灵性能量,身体与食物的连接融合是一个充满自然智慧和神秘力量的过程。
但是,人的胃和味蕾也是最难琢磨最难应付的。
因为它们千变万化无所适从极其挑剔,却又是最最忠诚于当事人本人原生态家庭和地域的。它是一个有着深刻记忆的东西。
无论你是来自天南地北茫茫人海的哪个方位与角落,无一例外都能从你最原始所喜欢的食物里很明显的分辨出你的空间地域特征,也能推断出你的出身时代背景概貌,都是年代烙印在一代人身上的典型的浓缩与映射。
也许会伴随着后来的一次次迁徙与远行,我们的胃和味蕾会被新的食物所代替和同化,但根植与记忆深处的原生态已经根深蒂固,与我们的骨肉身体血脉相连,永不磨灭。
我爱吃,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并不算一枚资深吃货,我只是对自己喜欢的食物有热烈的偏好而已。
品尝佳肴乃人生的一大快事!这里的佳肴并不一定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大鱼大肉,只要心感美味,普通的食物也会给人温暖慰籍令人难忘。
得确,很多令人至今回味的食物都留在记忆的匣子里,在时光的流转中,因为不在可回味到这份味道,越显的心驰神往,或许这就是记忆里关于老味道留在舌尖最美好的印记吧!
那些相忘不如怀念的食物记忆情愫于我的父母辈而言是成长记忆中的玉米面饼,榆皮面疙瘩,黑豆叶菜……;与我而言是儿时的螺丝糖,五分的冰棍,酸菜珉格斗,流水席前夜的炸油条与开锅拉面,包着红色油光纸的月饼……;于现在我孩子而言又是记忆中上幼儿园时吃的蒸饺……
食物也能串起几代人一路走来的成长与发展的轨迹和历史,吃的变迁就是时代发展变革的一部伟大的史诗。
那些相忘不如怀念的食物记忆情愫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时光和情怀。
把自己对家人对生活的爱落实到餐桌上一粥一饭,一汤一菜中,民以食为天,家为美味为情缘,一切看似不经意,一切其实早已将浓浓的情汇于美味的佳肴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