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必须承受之殇

作者: 梦幻闻书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6-03 14:16 被阅读45次

01

(图片来自网络)

《朗读者》请来了作家麦家。

麦家现场分享了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一位中年男子,一位中年作家,一位中年父亲,情深深意切切的写了一封《致儿子》的信。

麦家的儿子去了美国读书。

在信中,麦家形容,儿子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

多么真实的表达,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吗?

对于已经离家在外求学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一封信,一部手机和一份思念。

我们把孩子放飞了,孩子变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长辈。

感动于麦家的文笔。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

02

麦家写出了《暗算》《解密》。

当我们感叹于麦家的创作水平以及文学素养时,他在现场袒露的是孩子的叛逆。

麦恩从初二开始,三年的时间,没有走出过家门,仅仅是吃饭上厕所,开一下门,不与人交流,每天把自己关在房内,麦家想尽了一切办法想帮助孩子,但是于事无补,不由得使麦家想起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麦家从小生活在农村,父亲对他非常的严厉,经常责骂,毒打他。

慢慢的他与父亲产生立隔阂,他发誓再也不喊他父亲,连续17年不和他说话。

他写信写给母亲,回家带礼物,没有父亲的份,全是给母亲买的,他拒绝和父亲交流……

想想麦家的父亲,又该是多么的痛苦?

麦家对父亲有着深深地仇恨。

何止是麦家,连董卿谈起她的原生家庭、谈及他们各自的父母时,他们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几多无奈,几多怨恨,而又几多愧疚。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的父母,他们爱孩子,很爱很爱,可是或性格使然,或迫于生活,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往往使我们倍感压力,甚至会受到伤害。

董卿的父亲从小到大几乎从不鼓励夸奖董卿,无论董卿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反而对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抱着挑剔的眼光。这份过于苛刻的严厉,忽视了她内心的感受和对爱的需求,导致她感受幸福的能力极差。

原生家庭的影响伴随一生,父母教育以及表达交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在孩子心里埋下的种子,随着时间流逝很有可能会生根发芽。

03

麦家把儿子的叛逆归结于自己的叛逆。

麦家讨厌自己曾经的叛逆期,所以当儿子叛逆时,他一直没放弃,他认为这是他应还的债。

(图片来自网络)

他不想向父亲一样,和儿子十几年不交流;他也不想有这样一个孩子,所以他坚持、他忍受着。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他们已经给到了我们他们认为最好的。

他们也曾受父辈的影响,不想让孩子的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他们会小心翼翼的用自己的方式培养教育子女。

04

(图片来自网络)

儿时,岁月静好是有他们在负重前行,直到我们自己独自负重前行,体验人生百味,才会真正体验到人生不易。

我们是不完美的小孩,因为我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他们是不完美的父母,因为他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

相互理解是对彼此最好的慰藉。

我们过多的把过错归疚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岂不知,我们这样做的同时,也推开了我们的责任。

我们拒绝成长、我们痛恨有这样的原生家庭、我们羡慕别人的原生家庭、我们自卑、不自信、自我价值感低……

岂不知,这样的状态已经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伤害。

我们受到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断地在自己的家庭中扮演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的角色,并自如的切换,玩着这种自欺欺人的游戏,并乐此不疲。

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只要你愿意,是要代际轮回?还是成长涅槃?都是你说了算。

这一生很短,所以让我们好好相亲相爱。

吸取对人生有益的部分,去掉那些对人生成长不利的部分。

父母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而我们又成为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如何给到孩子高的自我价值感?如何给到孩子安全感?如何给到孩子自信心?

这确实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齐悦社群季度班第51篇

https://www.jianshu.com/c/bfaccd4b48d3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必须承受之殇

    01 《朗读者》请来了作家麦家。 麦家现场分享了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一位中年男子,一位中年作家,一位中年父亲,情深...

  • 原生家庭之殇

    你可以是别人的解语花、忘忧草,却独独会置自己以死地! “我和你爸要离婚了!你以后自己照顾好自己吧!...

  • 原生家庭之殇

    船长的直播课,我反反复复听了多遍,在上篇文章里有记录一个人安全依恋的形成,将会对于个体的相处模式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

  • 原生家庭之殇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你的一生,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这是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

  • 原生家庭之殇

    好的原生家庭能治愈一生,不好的原生家庭要用一生来治愈。 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起来刷刷手机,朋友圈看到兰兰发的消...

  • 原生家庭之殇

    冰冰跟小冷在大学时是同学,且在冰冰见到小冷的第一眼便一眼定了终身。小冷一身干净的牛仔衣,板寸头,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 家庭不能承受之殇

    秋天来临,开始了一段季节性的工作。 工作内容依旧是和孩子有关。和上半年众多的小学生相比,下半年的孩子们多数是幼儿园...

  • 你知不知道,你也会默默地重男轻女

    一、 最近,《都挺好》引发了人们的讨论热潮。说的最多的便是原生家庭之殇和重男轻女之痛...

  • 原生家庭之殇(一)

    补充几句写在前面,以免误会: 从研究人性的角度,人们注意到了一个人成长的轨迹。我之所以使用这个标题...

  • 击破“原生家庭”之殇

    电视剧《都挺好》快更新至大结局了, 闹自杀但未遂的苏大强在警察局继续胡搅蛮缠,被苏明玉骂晕后,苏明玉发现她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必须承受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sc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