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1)

作者: 晓云感恩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8-25 19:03 被阅读0次

    第一部分 三摩地篇

    Part 1 Samadhi

    《瑜伽经》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瑜伽经》约诞生于公元前2世纪,作者是被尊为“瑜伽之父”的圣哲帕坦伽利。

    据载,帕坦伽利是公元前2世纪的一位通过瑜伽修行获得根本成就的隐士。世人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一位获得生命彻底开悟的瑜伽圣哲,他有众多弟子,并时常给予弟子们一些重要的教导。他的弟子们将他的教导记录下来并结集成书,此书即《瑜伽经》,有时又称之为《帕坦伽利瑜伽经》或《瑜伽圣经》。

    多数印度本地学者认可或接受“截止于公元后2世纪”的观点,即《瑜伽经》的成书过程持续了一百年至四百年之久。

    瑜伽之五义

    瑜伽是梵文Yoga一词的音译,当代将Yoga一词意译为“结合”“贯通”“统一”等。在中国古代F教经典中,则始终将其译为“相应”。故《瑜伽经》又可名为《相应经》。

    相应可细分为五类相应:一者与境相应;二者与行相应;三者与理相应;四者与果相应;五者与机相应。

    一、与境相应

    境是境界的简称,印度传统哲学中又称为“地”。“地”是指我们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程度,是“见地”的简称。“地”也指生命或意识所处的状态,故又是“境地”的简称。

    心起为境,性分为界:

    当我们的“心(意识)”处于不同的状态,我们所见是截然不同的,即所见之“境”不同。不同的心即会出现不同的境,因心不同故而境亦不同。我们生起什么样的意识状态,我们就同时也获得了什么样的外境。什么样的心与什么样的境是同时生起的,是互动的和互相依存的。我们进入什么样的意识中,我们同时也就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世界)中。这就叫“心起为境”。

    “性分为界”的意思是:当我们处在某个意识阶段(状态)时,我们就拥有与这个意识阶段(状态)相应的生命特征和属性。比如说,我们现在是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处在人的意识阶段(状态),我们因此拥有了唯独“人”才有的特征和属性,这种唯独“人”才有的生命特征和属性,就叫“人性”。因为我们拥有了“人”独有的特征和属性,所以我们得以将自己和处于其他意识状态的生命群体(如动物等)之间区分开来。这种人与动物之间因生命特征和属性上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界限和分界,就叫“性分为界”。

    当生而为人时,我们的生命(意识)当然是处于“人”的阶段(状态)。此时“人”的生命(意识)处于显化和压倒式优势地位。我们会因为越来越深入地认同人类所处的这个生命(意识)的阶段(状态),而倾向于忘却和否定其他生命(意识)的阶段(状态)的存在。但倾向于忘却和否定其他生命(意识)的阶段(状态),不等于其他生命(意识)阶段(状态)就不存在。无论我们对其他生命(意识)阶段(状态)的存在,是肯定还是否定,它们仍然一点不少地存在着。只不过它们是以弱势和潜藏的方式存在着,它们构成了我们的“潜意识”。物理学家说物质不灭、能量不灭。瑜伽学则坚持认为生命同样不灭,意识同样不灭——它们可以以不同的阶段和方式存在着,或以潜在和显在的状态交替转化着,但它们从不消失。

    瑜伽修行就是将我们的生命(意识)于同一境界(即十道中的某一道)或不同境界(即十道中的各道)进行不断的深化和拓展,最后达到与任一境界或所有境界之间融通无碍,与任一境界或所有境界之间融通无碍,其实就是认识与意识各状态或意识各阶段之间畅达无间。

    二、与行相应

    行就是修行。通过包括瑜伽在内的修行,令业已扭曲的身心再恢复过来,令业已污染的身心再恢复清净。通过修行来实现意识的彻底觉醒和人生的终极关怀。所有关于生命和人生的各样理想,都只能通过真真实实的修行来达成和实现。一切真知灼见皆自身心实践中出生,皆自生命(意识)觉醒中显现。

    “与行相应”就是将所有的瑜伽学说、生命学说或哲学学说落实到修行上来,或转化入身心生命之中而避免这些学说或思想处于飘浮、摇摆、空泛、恍惚、滑转等状态。

    三、与理相应

    《瑜伽经》中传授的各种冥想和禅定之法,这些方法皆是化理为法。在打坐时,将所学之哲思和理境等化入身心之中,或将身心化入所学之哲思和理境之中,此即名之为“禅定修行”。

    与理相应的意思是:一个境界或一个生命领域内,本来是不存在的,但如若经过长期在意识中观想和创造,它就会成为一个真实的存在——无论是相对于你自己而言,或相对于别人而言,都是真实的存在。说它是真实的,是因为这个境界或这个世界是可以在身心上发生相关的效力和作用,引发出相关的知识和智慧

    四、与果相应

    果”即结果义、成就义、果境义。“果”就是修行之最终果位。

    什么叫修行?一切改善和净化身心的方法,皆是修行;一切向着生命(意识)觉醒方向的努力,皆是修行;一切理论和理境化入身心和生命之中而落实之,皆是修行;一切疏通身心和超越自我的方法和行为,皆是修行。

    所有的修行流派——皆可划分为两大类:因位起修法(又名“从因到果修行法”)和果位起修法(又名“倒果为因修行法”)。

    因位起修法,也即从因到果修行法,这个大家会认为很好理解:我们是愚昧、颠倒、身心混乱的凡夫俗子,现在我们不甘于沉沦,奋而好学,以古之圣贤为楷模而发心修行。

    倒果为因法简单的解释就是:我是凡夫,我与F融为一体,将其一切,之境界、智慧、功德、解脱、圆觉等)化为我的,将其的一切化为我的,也可以理解为将我的一切化为其的。这样,我们起步就安处于其之境界中、其之圆觉中。以之圆觉、之功德、之法力来迅速地清净身心、改造身心,将一切原本不合之境果之处,转化提升到其之境界和其之果位上来。

    三密就是:“身密”——各种手与指组合而成的不同形状,名之曰手印;“口密”——念诵真言,即咒语;“意密”——观想自己的身心融入其的身心之中,我即其,其即我。三密之中,则以“意密”为核心之核心。

    “倒果为因修行法”是东方生命修证史上、东方生命哲学史上以及东方文化史上,最为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它将通向生命觉醒的漫长修证之路大大缩短,甚至在某些上根大器之人那里,缩短到顷刻之间即由一名凡夫达到F和圣人之果。

    五、与机相应

    “机”者,契机、生机、当机、机会、机缘、投机之义也。与机相应的意思是,在处理事物时,知晓事物内外生成变化之火候而随时理解之,随时把握之。但达到“随时理解之,随时把握之”的前提是,我们须时时处于很深的觉知之中,即意识时刻处于高度灵敏状态。如此,则可随时随地全然了知身心内外一切存在的特征、性状、规律和状态等细微之变化,而做出随机和恰如其分的反应。

    与机相应就是虚心地以万物为师,真诚地与一切为友。当我们真正虚心地以生活为师为友时,生活就会告诉我们关于它的一切;当我们真正虚心地以思想为师为友时,思想就会告诉我们关于它的一切;当我们真正虚心地以瑜伽为师为友时,瑜伽就会告诉我们关于生命的一切……

    《瑜伽经》这部经,是什么“道”贯穿其间的呢?就是瑜伽之道贯穿其间的。这个“瑜伽之道”就是基于“瑜伽五义”之上的“生命觉醒之道”。


    现在——你准备好了吗?

    圣哲开场白浓缩为一个单词“Now”,译为汉语就是“现在”。

    圣哲所言的“现在”有两重含义:1.你准备好了吗?2.放下万缘,当下即是。

    1.你准备好了吗?: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受教于圣者的,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承当生命实相的,这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和身心准备。一个没有准备好的人,是不会有真正开始的。

    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如果播下的“种子”有问题,我们是没法收获到果实的。发心就是起步时播下的种子。

    当一名合格的瑜伽修行者,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①来到人生质变(飞跃)的点,从内心深处渴望蜕变,真正意识到需要一个导师。

    ②尊重知识、尊重瑜伽和尊师重道。——这一点是基本的、是必需的。

    ③青出于蓝和见超于师。——瑜伽学者和修行者必须有一个信念:我必须以最快速度,在真正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超越我的导师和所有前辈。唯有青出于蓝,才是真传承学问,才是真回报师恩。

    ④择善而从与严以律己。——瑜伽修行中,导师角色非常重要,导师直接决定着修行者的修行之快慢成败。在择师时,最应该注重品质、才华、智慧、修证和慈悲心等方面。

    2: 放下万缘,当下即是:

    帕坦伽利说,回来,仅仅是回来,回到我们的身心里来,回到我们的生命里来,回到我们的生活里来,与我们的身和心待在一起,与我们的生活待在一起。你生活,你在你的生活里;你做事,你在你的做事里;你思考,你在你的思考里;你爱,你在你的爱里;哪怕你恨,你都要在你的恨里。只要和你自己的一切待在一起,你时刻安处于你的存在之中,那么,你就是完整的,你就是和谐的,你就是充满生机和力量的。

    圣者帕坦伽利教导我们的第一个瑜伽修行方法就是:你回来了吗?你的人坐在这里,你的心也坐在这里吗?你的整个生命、整个存在也坐在这里吗?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身躯坐在这里,“那么,”圣者说,“请把你其余的部分也找回来。让一个完整的你坐在这里,聆听关于瑜伽的教导吧。”

    所以,“现在”更为深层的意思是:放下万缘,当下即是。

    这种“放下万缘,当下即是”的修行方式称之为“大休息术”。最高的修行就是没有修行,最高的修行就是不再修行,最高的修行就是大休大息。只要我们能达到最深度的大休大息,人生所有的终极关怀将当下实现——开悟、解脱、圆满……

    帕坦伽利说完“现在”后,就沉默了。因为他已经将瑜伽修行的最高方法讲授了出来,就是放下万缘,当下即是的“现在”。当我们还在携带着一个沉重的过去时,我们不可能放下万缘,安处于当下。当我们还在被未来的各种期望和愿景笼罩时,我们不可能放下万缘,安处于当下。当我们还有一个“我”横梗在心胸时,我们不可能真正地放松身心、超越思考而安处于当下。圣者说:过去,这是一个障碍;未来,同样是一个障碍;自我也是一个障碍。当我们真正地放下它们时,我们才能自然地回归于“现在”和“此时”之中。


    原文:

    第一部分 三摩地篇

    Part 1 Samadhi

    1.1 现在,开始教授瑜伽。

    1.1 Now,the teachings of Yoga.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瑜伽经(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tx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