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来访者。
1我觉察到我和孩子的沟通往往是处于表面,没有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孩子也觉察不到自己真正的问题。
2我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经常是自己的东西出来的比较多。要学会鼓励孩子表达,听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他,知道他在乎的点是什么?他的动机是什么?他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有效的去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有效的去帮助他所需要的。
3我在和孩子谈话前要想一想:哪些是他已经知道的,我就不用说。本来他有做的动力,我一说他觉得是要求就不做了。好的办法是谈话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他,我听了这样的话会什么样的反应?
4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我要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鼓励孩子真实的表达自己,允许他有时候说的不对,允许他有负面情绪。
5常常以为我了解孩子,我能感受他的感受,其实我对他的了解不及40%。不要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多和孩子聊 去感受他真实的感受,不评判,不指导,不建议,他才会愿意说。
6无论我说什么,孩子常有的回答是“知道了”,然后就不行动。他在照顾我的感受。或者如果不说这句话,可能会怕我说的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