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行动开始得早未必有先发优势,但有的行动开始得早还是会有一定优势。
比如,体育运动的刻意练习。
最近,游泳馆又成了热门地之一,成群结队学游泳的小孩子与成年人们夹杂在一起挤爆泳池的景象,大家一定见到过。
游泳,是这些年逐渐流行起来的,早些年因为场地有限,小时候会游泳的孩子,除了住有天然优势的海边孩子,内陆的孩子大多都是冒着被淹死的概率下河扑腾而自学会的。
不管是对于成人还是孩子来说,体育运动都非常重要。
而体育运动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需要花时间练习。
而有条件的话,越早练习越好。
当然大前提一定是,适量运动和科学运动,要找正规的培训班学习,父母也要同步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并指导自己和孩子正确的运动。
特别是对游泳这样高风险的运动,要防止孩子私自结伴去游泳馆,甚至去水库河流的地方,要避免溺水风险。
而类似球类运动,跑步,也需要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合理运动,不能瞎练,更要预防高温中暑。
像暑期夏令营的参加,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反复斟酌,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或自己去挑战极限,极限是靠时间慢慢正确练习提高的,不是一下就能突破的。
焦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首先接受运动是有概率会产生风险的,意识到危险,才是安全开始的第一步。
关于行动准则
有三条:
1、不过量。
2、不瞎想。
3、不急躁。
首先,就要做到任何运动不超量。
在夏天的运动中,尤其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特别是一些水上项目,因为浸泡在水中,感知不到汗液的流失,极度缺水后也不补水,是非常危险的。
我见过很多父母陪孩子游泳,希望孩子能利用暑假提升下游泳技能,也好给自己在亲友面前长脸,就让孩子长达几小时的泡在水里游泳,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人长时间泡在水中,不代表能自动吸水,补水需要的是喝水。
而正确的游泳运动时间最多2小时,国家级运动员也是分时间段练习的。
过量就会加大运动风险的发生,尤其是夏天,为了消暑,为了多玩一会儿水,都是导致过量的前兆。
其次,不要想当然。
很多父母自己不会游泳,却非要孩子学游泳,加上缺少科学的运动知识,又不想学习,受到老一套的错误思路影响:要想学会游泳,就得一直在水中。
而这就是潜在风险发生的开始。
不会踩水,不会应对抽筋,不会感知身体疲劳,而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要多加练习,是非常错误的行动方式。
动不动就想要挑战极限,动不动就想要3天学会然后游很远,结果却是,危险频频发生。
提升的成就感谁都想要拥有,但是台上一分钟,台下是十年功。
不要轻易拿生命开玩笑。
最后,静下心来看长期成长。
体育运动尤其如此,刚开始打基础阶段,很多人都觉得挺无聊的,练习分解动作,学习打水,怎么就不能快点进行整体的配合动作呢?
因为人都是期望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果的,但真正的好效果,背后都是无数次辛勤的汗水付出与失败的重试,并没有什么捷径。
对于焦虑的父母来说,短段时间的确能让一个孩子快速学会游泳,但和真的从游泳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并融会贯通到自己未来的成长中来看,长期的努力更重要。
而这需要耐心,持续学习,持续鼓励,以身作则,当好一个好榜样。
改变自己同样能改变孩子。
持续践行
一到夏天,我总是忍不住想要多说一些关于运动风险预防的话题,尤其是游泳,因为安全实在是怎么说都不为过。重要!重要!重要!
我不是游泳专业人士,只不过是一个3年前为了以后陪孩子游泳而自学游泳的业余爱好者罢了,可能有的经验还欠证实,但是我始终坚信科学知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的。
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总是没错的。
如果你有更好的夏天运动的经验,欢迎留言分享。
持续践行,一路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