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对的道理

相对的道理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07:32 被阅读0次

世间无论大小事情,都有相对的关系。例如生死,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再如祸福,是祸也可能因祸得福,福报也会隐藏祸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其中自有因果安排。以下兹就相对的关系,列举数则一说。

有与无:世间上的人总认为,有的不是无,无的不是有。但事实上,有的也会无,无的也会有。你本来没有钱,忽然捡到一块钻石,或是家园后方发现一块油田,你不就发财了吗?有财有势的人,忽然遭遇了一场横祸,财富一夜之间荡然无存,什么也没有了。因此,假如有慧眼的人,能彻底认识世间,就会知道,有的非真有,无的非真无;有的是有限有量,无的是无穷无尽。无反而更大、更多。

难与易:世间上有难做的事,有容易做的事。会做事的人,困难的事也会变成容易;不会做事,容易的事也会觉得困难无比。过去有一个后母,凡是困难的事,都分给前妻的儿子做,轻松容易的事,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做。例如,让前妻的儿子挑砖头,自己的儿子挑稻草,但是一阵大风吹来,稻草被吹得一根也不剩,砖头却完好如初。所以难的不见得不好,轻松的也不见得容易成功。

内与外:人因为所在的方位不同,所以有内外之分,例如,你在卧室里面,我在卧室外面的客厅;你在内,我在外。但是门口有人对我说,你到外面来,我有话跟你说。到底谁是内,谁是外?事实上,宇宙间,空间是无内无外,时间是无始无终,只是我们强加立名,因此有内外、有始终。如果我心里爱我的一家人,一家人都在我的心里;我爱我的国家,国家都在我的心里。我的心有多大,就能包容多大,哪里还有内外呢?

苦与乐:世间苦乐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在快乐中,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仍然觉得生活很苦;有的人在艰苦中奋斗,但是他心中充满乐观喜悦。有的人珍馐美味吃不下,有的人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苦乐不是必然的,是可以任由自己改变的。佛家讲“法界唯心”,心如工厂,可以制造快乐美好的产品,也可以产生烦恼痛苦的东西。

大与小:世间上什么是大?世界为大。什么是小?沙尘为小。世界不大,因为虚空中不知有多少百千万亿个世界;你说沙尘微小,沙尘中也包容无限的世界。所谓“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一百吨的石头很大,一克拉的钻石很小,其价值究竟谁大谁小?所以大的非真大,小的非真小,在佛的世界里,都有特殊的意义。而道家讲,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任何的理论都是相对而言的,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针对不同的人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一旦超越了相对,之前的理论就已经是虚妄不实的了。比如黄金和水哪个更重要?在沙漠黄金没有任何价值,而在商品交易中水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不是在沙漠和商品交易环境下,而是一个智慧问答,黄金和水哪个更重要已经被超越,变成了虚妄不实。所以说:法无定法,可是有时候还不得不定一个法......

人生就是这样,当一个人还抓不住人生重点的时候,还没有体验过什么是人生重点的时候,还没有全力以赴投入到重点时候,还不曾把重要的事做到一定境界的时候,是无法理解“重点”之后是没有重点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自成因果。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任何人都能绝对理解的道理。比如:“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道理,但是正在病痛中的人,与一个身体还很健康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快要病死的人,与一个只是感冒发烧流鼻涕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是完全不一样的。

道理是相对的,对道理的理解,更加是相对的。

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叫糊涂,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叫清醒,清醒之后主动放下清醒才叫混沌。不要把“糊涂”理解为“混沌”。

“分不清是非”肯定不如“分得清楚是非”,人要非要抵达了真正“分得清楚是非”之后,才能领悟到其实并不存在着什么是是非非,才能理解宇宙中并没有什么是“是”,也不存在什么东西为“非”。

所以,不要给“糊涂”的人讲“混沌”,也不要给还分不清是非的人,讲什么“无为而无不为”,讲什么黑白之间才叫色彩缤纷。

人生就是这样,当一个人还抓不住人生重点的时候,还没有体验过什么是人生重点的时候,还没有全力以赴投入到重点的时候,还不曾把重要的事做到一定境界的时候,是无法理解“重点”之后是没有重点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自成因果。

并没有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和“重要的事”,只有“主动的事”与“被动的事”。所谓“无关紧要的事”与“重要的事”,只能归属于被动的事情之类。对于以主动的态度去把握自己人生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心甘情愿的事;对于活在当下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全力以赴的事,全情投入的事,全知全然的事。

以上这段话,还没有主动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不曾活在当下的人,恐怕一样是理解不了的。

人生有无穷无尽的体验,有些体验一个人还没有体验过,就无法进入下一层次的体验。

就像一个人还没有学会开车,又如何能去体验到什么是赛车,是同样的原理。

人可以用一些原理来定义自己,但不能用观念、道理、看法来定义自己。

原理之所以是原理,在于其适用于所有的前提条件,所以,原理解放人,而不会束缚人。

观念、道理、看法,往往被限定在某种条件和前提之内才正确,用这些东西来定义自己,本质上就是把自己困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

人内在的那个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无需要任何前提条件的,那种只能在某种条件前提之下才能做成的人,还算不上是真正在做人。

人要遵循做人的原理,去敬天畏地,去摆脱一切观念、道理、看法对自己的束缚。

比如:

人具备什么样的意识,就与怎样的事物同频共振,这就是一种原理。

人要具备善良的意识,这只是一条道理。

相关文章

  • 相对的道理

    世间无论大小事情,都有相对的关系。例如生死,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再如祸福,是祸也可能因祸得福,福报也会隐藏祸患,所...

  • 怎么说都有道理

    写作者足够客观冷静,就会发现任何思想都有道理,没有毫无道理的思想。 当然这种道理是相对的道理,不是绝对的道理。 有...

  • 不争不执不求不取

    世间有太多道理,各种各样不同的道理,它们甚至彼此冲突,但在不同情境不同层级中可能都是成立的。这些是相对的道理。 人...

  • 2022.9.22《自学是门手艺》

    道理当然很重要,可是在传递道理的时候,相对来看例子好像更重要。同样的道理,例子不准确人可能就会理解,错粒子不精彩人...

  • 自由的真谛

    其实怎么说都有道理,没有毫无道理的说法。每个人都道理都不会完全相同,差异必然存在。对或者不对,都是比较产生的,相对...

  • 心理波动的秘密,任何道理都是导引,源自道理本身就是相对的

    读《庆余年*登高》 蠢灵道人 纸间崇山三两字 墨上便染世人痴不绝醉梦轰轰烈 未尽盈喉萧萧时足登高台夕阳暖 手杖短缰...

  • 新高考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社会人:看能力素养方法阅读能力。增加学生选择权, 高考指导思想四个指导,公平相对道理相对。学生能力,学校智慧。 师...

  • 相对正确的道理和绝对正确的真理

    突然发现,看书的意义。 有的书可以让我认识另一个世界,拓展我的认知,增加我的见闻。 有的书可以让我心生敬佩,与作者...

  • 易理难明

    越是简单的道理,越容易知道,同时却越难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道理,因为入耳过嘴不上心。 相对的,很多人是凭运气混出头。很...

  • 我的故事之一

    相对道理本身,大家更喜欢听故事。好的故事容易被人记住,并传播。 如果把道理融入故事里,讲与要表达的人,他一定能记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对的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yq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