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7215/d94861902b40d397.jpg)
默默地,默默地,合上了最后一页书时,我的认知改变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对书情有独钟,可是我读书的借口是:忙,忙工作,忙孩子教育,忙别人,反正就是没有时间读书。
当努力赚钱,买了自己的房子,孩子也长大成人后,我有时间,有精力,可我的理由很充分:人到中年,记忆力下降,记不住,看书心急。放在枕边的书,被冷落了很久,也在日夜交替中从未打开过。
读书的认知就是,我读不了书,我可能在读书中留下的是终生的遗憾。
认知在哪个位置,行动就会停在哪个高度。我站在不读书的叹息中,必然也是一个不快乐很空虚的人。
读书能提升认知,认知能改变人的方向。
脚扭伤了,不用上班了,不能做家务了,就那么安静地躺着,要是真想下床,必须用拐杖帮忙,那就索性让人伺候着吧。
读书,只有读书是力所能及,也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也不知是认知所驱使有了行动,还是行动让认知在浑然不知中得到了淬炼,读书开始了。
二十天的时间,读了三本书,完完整整,一字一句地,读完了《百年孤独》,《杨绛传》,《苏东坡传》。一年看不了一本书的我,竟然一周看一本书,不但看,而且还有每天的经典摘抄,输出分享。如此大的行动,我知道是迫于无奈,但最起码是结果很美丽。
认知变了,我的认知让我有了读书的欲望,快乐,热情,还有读书的速度与激情。看来读书不仅仅能叫人快乐,能增长知识,还能改变固有的粗浅的认知。凡事不是你做不到,不想做,是你的思想禁锢了你的思维,让你的认知被裹挟在不思进取的地步。
犹太人每年读书64本,不止于此。64本书,每五天读一本书,才能完成。那得是神操作。虽然不强求数量,但没有数量保证,质的飞跃也就无从说起。由此看来,读书的时间需要挤,都很难,何况很多时间是被荒废掉的。
认知是需要唤醒和点亮的,读书的认知也是如此。
读过书,才能明白读书能使人快乐,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认知。爱读书的人,就能感受到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这就是开卷有益的认知。习惯读书,读书能使人口吐芬芳,才华横溢,这就是上下求索的认知。
其实,认知有了高度,就能内心平和,情绪稳定,做事镇定自若,遇到困难,也能淡定从容,与人相处更能和睦融洽。相反,认知低微,心胸狭隘,做事畏畏缩缩,犹豫不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小而言之,让自己不快乐,大而言之,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共生。
人到中年了,五十知天命,六十古来稀,趁此大好时机,好好修炼自己,让认知会当凌绝顶,要不心远地自偏,在一个有高度很正确的站位上,做点自己喜欢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自己心里敞亮了,就能成为别人的一束光,照亮暗夜里迷失的彼此,岂不更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7215/cba3f7beb00a270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