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之前,我憧憬着与室友谈天说地,成为挚友,一起步入社会。而当我真正和她们相处四年之后,形同陌路成了现状,但我还是没有后悔过。因为和学不会感激的人相处太难,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让自己真正经历这样的事,是不值得的。
我性格开朗,所以很容易合群,而且是很主动的人,也藏不住心事,习惯了把坏的一面藏在心里,不轻易展现。所以有开心的事喜欢与室友分享,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总是主动去做,给别人帮助。但没有想到,这样的想法给我带来的却是在别人眼里的炫耀与多管闲事。
在很久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为此,苦恼了很久。试图改变自己,不在付出关心与帮助,直到我遇到一个人。那个内向的女孩子,安静又内敛,像一头小鹿。
大二最后一学期,已经是社团文体部副部长的我,参加了最后一次社团联欢晚会,通常情况下,部长都是分配工作,而副部长是从旁协助职责,往下分配给个小组任务。准备两个月的时间,晚会如期举行,但这期间发生个小小的紧急情况,文体部的服装在演出前因为没有清点,缺了一套。负责清点人数和服装道具的人就是那个小鹿一样的女孩子。部长找到她的时候,她急的满头大汗,在部长的斥责声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个时候的我,已经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懂得了很多时候不需要多管闲事的道理。但看着她委屈的样子,禁有点于心不忍。于是把部长拖开,找了当天晚会的主持人,请求把文体部的表演排在最后,我陪她一起去拿会演出服。
那天的晚会,进行的很顺利,她虽然被指责了,但事情顺利解决,我们的表演获奖,有了一个聚餐庆祝的机会。
她端着酒杯来向我道谢时,我不为所动,只是微笑着回敬,因为在大学这么长时间,此前我帮助我室友很多次,她们一开始也是这样真诚的感谢,可时间久了,感谢变质成了理所应当,甚至恶意揣测与冷嘲热讽。所以我想人都是这样的,人性如此。
那天之后,她加了我的好友,和我成了“朋友”,我抱着淡漠的态度和她相处,她却很喜欢主动找我,找我一起复习,找我聊天,找我去好吃的周边店。我对她的态度转变是我生日的那天,我什么也没有准备和妈妈打了很长的一通电话,拿着她给我转的生日礼物(钱),去吃了一顿最喜欢的螺蛳粉。下午,接到她的电话,让我帮她带一份奶茶,因为不在一栋宿舍,我考虑一下距离不算太远,周六闲来无事也就答应了。提着她要的奶茶推开她的宿舍门时,“啪”的一声满天飞舞的纸片礼花碎片,她把蛋糕推到我面前,那声“生日快乐”让我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我有些木讷的说,我对她并不好,干嘛对我这样。她笑了,眼睛像月牙一样。怎么会不好,我的奶茶不是你带的吗?
我怔了一会,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好像自己曾经那些帮助都得到了回应,好像那个真诚相待的自己又回到了身体里。
她的感激与关心,真诚又炙热,仿佛把我那套讨好型人格理论烤干。哪有什么讨好型人格,很多时候,遇到一个懂得感激的人,远远胜过,你所谓的(讨好),因为值得的人不需要讨好,你的所有好意,在她们那里都能得到回应,她们会回应你同样的好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