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陶之
下午喝了点咖啡,晚上睡不着,找来一部印度影片来看看。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典型的印度式的喜剧片。编剧及导演通过印度最高学府里三名学生幽默搞笑的日常生活,向印度年轻人传达了“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这样一个简单又普世的道理。
剧中描写了三位年轻人:法兰、杜拉与兰乔。
法兰从小热爱摄影,但就如剧中一开篇所描述的那样,他的人生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被设定了——长大了要做一名工程师。
而实际上法兰特别爱好摄影,他的梦想是想跟随一位野外摄影大师学习野外摄影技术。
杜拉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一位有着巨大心理压力的年轻人。他带着满手的戒指,每日在宿舍焚香祷告。
兰乔,是一名对机械工程有着浓厚兴趣与极高天赋的学生,看着平时没怎么学习(我们世俗眼光看待的学习方式),但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极富有爱心、也敢于伸张正义。他公然挑战印度的教育体制、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鼓动法兰与杜拉勇敢的跟随自己的内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个年轻人,三种不同的人生命运,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法兰,有一个普通而又幸福的家庭。
父亲是法兰从小的教父,他希望法兰能通过工程师这份职业在未来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换一间大一点的房子。然而,这是法兰父亲眼中的幸福生活,他却从来没有问过法兰想要的幸福生活是什么。
就像法兰所说,像现在一家人住一间小房,大家彼此包容尊重,每个人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算只是赚少一点的钱,他也觉得这是幸福的。
杜拉,有一个破烂不堪的家庭。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因为生活的寂苦,变得絮絮叨叨,家里还有一位嫁不出去的年长的姐姐。
一家人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当一个年轻人身上承载了太多自己无法承载的东西的时候,他自己又该如何抬头望路呢?
当不负重堪的这一刻来临时,杜拉选择从三楼的校长办公室跳了下去。
兰乔,并非剧中所演人物的真名。他是一名农家庄园农夫的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被主人收养。从小他就表现出了特别的热爱数学、机械工程类,同时他在这方面也是极有天赋的。
小学四年级就能替庄园主人的儿子完成六年级的作业。后被庄园主人发现,便继续以兰乔为名来皇家工程学院学习。对他而言,毕业所取得的文凭,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自己能学习到这个国家最顶级学府里的知识。
就这样,三个人在学校里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法兰并不热爱学习的知识,但又不想让自己的父亲失望,所以就委屈自己在学校勉强完成学业,将梦想尘封在了自己的背包里。
杜拉有着很好的学习基础,但因心理负担太重,反而丢失了那份学习的乐趣与自信,丧失了自我的智慧。
只有兰乔,他是真正的热爱他所学的这门学科,所以他是在唯一一个真正为自己在学、在思考的人。在整个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反而是像兰乔这样的人,显得与众不同、格格不入。
当然,为了表现故事的冲突性,编剧在剧中安排了因没有被看见而自杀的设计天才.
也有因不能按照自己意愿活而卧轨自杀的校长儿子。
就如剧中兰乔所说:“也许考死记硬背能通过大学,能走入职场,但心没有被安放好,我们会快乐吗?”
在我们所有人看来——没有什么是比生命重要的了,但本部映影片导演更想要表达的是,没有什么比把心安放好更重要的了!
每个人的心很容易动摇、很容易受伤,只有在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只有当我们被别人看见的时候,只有我们的心感觉到快乐的时候,一个人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吧。
整部剧最后的结尾,编剧也安排三个年轻人都走上了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
电影终究是电影,如果你是你人生的导演,你又将如何安放你的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