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道读道德经(善本.6)

李道读道德经(善本.6)

作者: 李道69 | 来源:发表于2022-12-27 08:30 被阅读0次

6悟:

灵魂之说不合法,

道家修仙元神他,

德行生出其中意,

绵绵若存守仙家。

谷神自性住一塔,

不生不灭随缘发,

不垢不净是其义,

不增不减不作假。

(道教是合法的本土宗教,其教义不该被抹杀。抵制本土宗教,等于自毁门户,外面的宗教就会趁虚而来。)

第六章 论灵性不灭和修行的注意事项

灵:大道法则曲线的平衡意志。

神:大道法则曲线的高点意志。

谷神:谷指道,神指灵性,这里的谷神指和“大道灵性”同源的“人的灵性”。

勤:此处指用力。

    原文: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李读经:从大道本源上来论这个问题的话,人的灵性是不会灭亡的,因为物质不变.能量守恒,这是现在的知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来说,人的灵性就像孕育生命的母牛一样,是新生命的源头。

把玄妙的母牛生殖系统,比喻成无所不能的天地的根本“大道”,就是为了方便对照讲解。大道是生养万物的,性质是永恒的;说明人的灵性也是永恒的。由此可知,人的灵性是“大道法则体”的部分意志,也就是说人和大道的灵性同源。

因此,大道灵性也就能为我所用,其用法就是修行。具体的修行注意事项是:“守中”要绵绵若存,保持不要用力。也就是说,修道修的是灵性。善行就是德行,灵性有向善而聚的特性,这就是修行者重德的原因。

    题外话:教化.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也就是为了帮助他人和自己增长灵性。本章强调修行的注意事项,以防出偏。心存道德读道德经,读后道德盈怀;一朝“明悟”道德法则,人生无处不清静;人生的终极意义或在此。

    李道说:老子说“大道”真实存在,讲出来就显得平淡无味。所以说,修道意会重于言传;言传只能类比讲解,只是近似而已,不得真意。为啥“守中”要似有似无.不能用力?似有似无才能去掉执念,用力容易出偏,执念.出偏会影响修行,伤害身体健康;“守中”宜“似有似无”不间断。

相关文章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6)

    第六章 论灵性不灭和修行的注意事项 谷神:谷指道,神指灵性,这里的谷神指和“大道灵性”同源的“人的灵性”。 勤:此...

  • 关于《老子》的版本

    读任继愈《老子绎读》后记。 关于《老子》,即《道德经》的版本太多啦,有古本,有善本,有通行本。 二十世纪两次考古,...

  • 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感悟 一、为何读《道德经》? 说起《道德经》,很久以来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学习过,...

  • 视觉精进05/100天

    读《道德经》(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大道无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篇首就是这句,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初读《道德经》,...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1)

    第一章:论“道”和认识“道”的方法 .“道的形态是多维度的” 道:是宇宙本源法则体名称。 道眼:能观测宇宙本源法则...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2)

    第二章:论对立统一的“阴阳规律”和道德的关系 圣人:指德行深厚.有教无类.普度众生的人 无为:指润物无声的仁善的道...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3)

    第三章论欲望得失和修行原则 无知无欲:此处指厚重淳朴。 智者:此处指投机取巧的人。 道行:修道者修为高低的称谓。 ...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4)

    第四章 论“道之用”和道之多维形态“渊.湛” 冲:此处指注入。 湛:透明.饱满.深遂的感觉。 原文: 04.道...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5)

    第五章 论道德法则规律和“天人合一观”模拟的修道法门“守中” 守中:修行者静修的方法。 原文:05.天地不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道读道德经(善本.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eo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