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词:
正如华为能够因耗散结构而生生不息一样,人也会因其熵减体质而保有活力和顶天立地
一、引子
近期发现了一些小富即安的现象,于是在更大的系统里深挖
小富即安的后面是不想流动,有一种欧也妮葛朗台的种子
而让华为保持活力的耗散结构就意味着,去更大的系统里流通,与更多的群体之间产生势能差
二、关于熵和耗散结构的理解(摘录自《熵减·华为动力之源》)
1.欧文·薛定谔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综合性描述:“一个非活的系统被独立出来,或是把它置于一个均匀的环境里,所有的运动由于周围的各种摩擦力的作用都将很快地停顿下来;电势或化学势的差别也消失了;形成化合物倾向的物质也是如此;由于热传导的作用,温度也变得均匀了。由此,整个系统最终慢慢地退化成毫无生气、死气沉沉的一团物质。这就达到了物理学家们口中的热力学平衡或‘最大熵’——这是一种持久不变的状态,其内部再也不会出现可以观察到的事件。”
2.任总说,(企业)要想生存就要逆向做功,把能量从低到高抽上来,增加势能,这样就发展了(于是诞生了厚积薄发的华为理念);人的天性就是要休息、舒服,这样企业是无法发展的(于是诞生了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华为理念)。任总正是通过洞察人性,才得出结论:只有激发出华为人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企业活力。
3.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封闭系统的规律,避免熵死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普利高津在研究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情况下,就阐明生命系统自身的进化过程时提出的新概念。
4.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耗散过程中产生负熵流,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种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5.企业宏观层面,我们把华为视为一个生命体,要从企业整体运作的战略高度解决熵增。即利用企业的厚积薄发和开放合作,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组织惰怠、流程僵化、技术创新乏力、业务固化守成等问题。个人微观层面,华为由无数个体的人组成,重在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索如何激发个体生命的活力,从而解决人的惰怠和熵增问题。
6.华为通过厚积薄发战略,把企业物质财富最大化转化为企业发展势能,强化了内生动力;由于物质财富储备已经被消耗掉,也避免了企业因过度积累财富而失去危机感、惰怠,进而失去发展动力。厚积薄发首先表现在把物质财富密集投入到科技研发领域。华为建立势能最突出的方式是研发面向战略聚焦领域,多路径、多梯队“范弗里特弹药量”地密集投资。耗散系统必须开放。华为厚积薄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放式的,即不断引进国际管理经验,推动管理变革,积累组织能力方面的势能。从1997年开始,华为20余年来持续引进外部管理经验,包括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埃森哲、HayGroup(合益集团)、波士顿咨询等
7.“我们要建立开放的架构,促使数万公司一同服务信息社会,以公正的秩序引领世界前进“;在科技研发的势能积累方面,任总经常旗帜鲜明地反对自主创新。在具有可选择性的领域,华为更愿意采用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并对合作伙伴持续优胜劣汰、吐故纳新,从而长期保持与业界最优秀的伙伴进行合作。一个公司如果不能跟随价值转移趋势与时俱进,一味固守原有的作战空间,内部再有能量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只能导致企业的熵死。
8.华为最不被人理解甚至误解的企业理念就是“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华为通过人力资源的水泵实现逆向做功,增加势能,激发员工活力。而作为耗散结构,华为人力资源的开放体现在全球能力中心的人才布局,以及炸开人才金字塔塔尖的人才结构,从而吸收外部人才带来的能量和秩序。同时,华为也加速内部人员流动,实行末位淘汰和退休政策
9.我们要不断激活我们的队伍,防止‘熵死’。我们决不允许出现组织‘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惰怠,不能让它吞噬了我们的光和热,吞噬了活力。人力资源水泵的工作原理就是用价值分配撬动价值创造,任总认为,“企业的活力除了来自目标的牵引、来自机会的牵引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益的驱动。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价值分配系统必须合理,使那些真正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才得到合理的回报,企业才能具有持续的活力”
10.如何实现用价值分配撬动价值创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第一,100% 员工持股是基础,让物质——能量——物质的转化损失最小。
华为在微观永动机模型的能量循环上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存在一部分合理的闭环:华为100% 员工持股,避免了能量分流,避免迷失持之以恒的战略方向。
因此,在能量守恒的角度,华为的股权结构做到了能量损耗最小,因而华为的内生动力远胜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资本上是开放系统,动力机制不同,外在因素发挥更大作用)。而近年华为推行的TUP制度(相当于5年有效期的分红权),更是避免了利益沉淀引起的熵死。
第二,让劳动者获得更多价值分配,打破平衡,把最佳时间、最佳角色、最佳贡献匹配起来,激发奋斗活力。
劳动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因此价值分配优先分配给劳动者,让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的比例大致保持在3∶1。这样既能激发劳动者创造价值,也能避免老员工积累过多股票后变得惰怠。
在薪酬分配环节,任总也非常注重拉开差距,华为通过及时提拔和破格提拔优秀者,以冲淡惰怠。这就是他常说的“给火车头加满油”,向奋斗者倾斜、以奋斗者为本的分配结构,充分体现了耗散结构不平衡的特点。
11.华为微观永动机模型的开放性体现在炸开人才金字塔塔尖,在全球能力中心进行人才布局;通过战略预备队培养未来领袖,加强跨部门人员流动;以及坚持吐故纳新、淘汰惰怠。在组织结构上炸开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实现全球能力中心的人才布局;
12.华为干部流动和赋能机制制度化,培养未来领袖:人在一个位置上待久了,必然会产生惰怠,因此必须流动。华为曾经搞过多次大辞职,超过上千人被破格提拔,2016年还有两千研发将士出征,都是华为从内部激活人员创造力的方法。
13.吐故纳新,淘汰惰怠员工:某种生物能够不断进化,核心不是某种生物越来越强壮,越来越聪明,而是环境不断淘汰不能适应它的个体生物,开放性竞争是生物进化的不二法则。企业也是如此,一个健康的开放系统一定要有吐故纳新的扬弃通道,要能够及时调整或淘汰懈怠的主管和员工。2015年,华为有超过一万名员工因为不胜任工作而被调整,部分主管和员工被淘汰。同时,公司政策也允许部分不愿意继续奋斗的主管或员工保留股票而退休。
三、熵减体质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一定密度的能量源(华为的厚积薄发)
有一定密度的能量源的表现是,稳定而不宜被撕裂的,所以先从不被小能量体打扰开始(比如你的手机)
第二层次:让这个稳定高能的能量源去参与到其他能量源之间的能量交换中(华为的保持开放)
1.加入高能量群体,让自己的能量流动起来
2.要注意的是,不要去攀高枝,也不要去低就,都会影响你这个身体的发展,平衡上升最为稳妥
3.交换中一定要有利和名的流动,即付价值交换
4.长期吐故纳新,与最优秀的伙伴合作共赢,相互扶持,做时间的朋友,注意一定要淘汰不合适的合作伙伴,少于”滥人“为伍,已经胜利一半了
第三层次:不断充盈自己的能量体肌肉,有能力去参与到更大规模的能量交换中
以上三点,都可以通过觉知、记录、做刻意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刻意练习里也要有能量流动(金钱上的),不让一定会原地踏步
记得我去年给团队写了一个slogan依然适用
“好结果源自负反馈,小洞察激发大可能”再次送给我自己
熵减体质,一定在反馈回路里慢慢长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