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瘦潘想长胖
衡量人生价值可以用财富、自由、和谐三个维度,
这三者好像人生之路上开出的三朵花,分外绚丽,
而实现财富、自由、和谐的正是另外的那三个密码。
你有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想过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怎么才能活的有价值?我知道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多少年来无数的先哲们穷其一生也没有个标准的答案。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而躲避它,思考人生、活的明白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必须的义务。
价值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起源于经济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劳动。亚当斯密也基本认可这一观点,但是还是有许多不同领域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然而我们此刻思考怎样活的有价值,大可不必钻牛角尖。通俗的讲,我认为只要活的好就算活的有价值。
怎么样算活得好呢?对一个企业家来说,办好企业,实现公司的盈利与发展就是好的。对聪明的冒泡的天才学子来说,醉心科研、探究真知是好的;同样看破红尘、归隐山林也未尝不可。对于普普通通的寻常人,日子过得红火、家庭和睦就是过得好。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问题。但是我们总能从千千万万个笑脸和幸福中发掘出几个共通的因素,因而过得好也就有了普适的特质。这些特质包括财富、自由、和谐,这三种特质相互关联并且层层递进。
财富是基础的,它也是现代社会中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有没有活出价值的最重要指标。财富与你的能力、机遇紧密相关,并决定了你能否得到自由。倘若你具备了一定量的财富,那么你可以追求并享受下一级的“好”,那就是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我们对自由最好的诠释。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造就了我们的财务自由,并逐步延伸到我们的精神层面,最后形成一个彻底的自由世界。充分的自由会产生和谐,与他人和谐、与自然和谐,当然还有与自己和谐。当到了和谐的层面,哪里还有纷争?哪里还需要出家,隐居山林呢?
这一切都是过得好,活得有价值。
事情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可悲的是我们根本不知从何做起。我曾仔细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在充分研读了相关经典理论著作以及实际案例后,我的脑海逐渐清晰。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尝试,这或许就是“过得好”的真实密码。
01 做到极致
在东京银座有一家店,从外面看起来非常的与众不同。店里面散发着暖黄色的灯光,到处洋溢着一种幸福感。
这家店不卖奢侈品也不卖大牌,它的商品与你我相关,竟是每天都会吃的—大米。
米店不是通常在小区的超市或者菜市场吗?店主人怎么会愿意支付高额的租金去卖再寻常不过的大米呢?毕竟它的隔壁就是爱马仕。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家米店的特殊之道。
首先,这家店是一个两层建筑,通体暖黄的灯光,十分温暖。一脚踏进去,就能看到一个被分割成18个格子的大米柜台。细看之下,你会发现每个格子里装满了不同品种的大米,总共18种。这18个品种的大米,是店铺团队在尝试过100种以上日本全国各地的大米后,挑选出来的16个品种。剩下的两种是日本知名主厨熊古喜八,亲自挑选的品种。
一粒米的极致能做成什么样子?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在这里,每粒米都有至少3个标准去衡量,比如大米的甜度、粘度、软硬程度…
每一个维度他们都会用卡片的形式帮你标出来,你想吃什么样口感的大米,只要根据卡片给出的提示,就能一目了然了。
更夸张的是,他们根据甜度、粘度、软硬程度等维度做了一张大米属性的象限分布图,市面上日本全国各地的大米放到对应的位置,即使是对大米一窍不通的小白,看到他们贴心的科普,也能瞬间了然于心。
跟着店铺一步一步的引导,终于挑选到了自己喜欢的大米,想着买单走人?再等等!为了确保每一粒米的口感,这家米店的大米全都是现场碾米。碾米之前,还会询问你碾米的程度,一共分为了3分、5分、7分、白米四个量度。
碾米完成后,店员还会询问你是否需要带走米糠,并且提醒你最好在一个月内享用。等到所有都结束后,你会收到一个包装精美如同礼物的包裹,不是别的,正是你买的大米。
在上述看似“繁琐”的选购大米流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让你觉得,这家米店那种花在一粒米上的执着,就能让你燃起认真生活的欲望。
能把卖大米做到如此地步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然而这还不是这家店的全部。
买完大米 你一个转身就会发现,大米柜台的旁边,竟然是各式各样的调味品,像什么酱油、味增、加工食品…
在不由自主的给自家厨房添置了一些调味品之后,在一个摆满了调味品货架的转角,你还会惊喜地发现一个藏在白帘后面的餐厅。餐厅的食谱很简单,都是用米店里的食材制作的,没有花哨的技艺,多半是给你蒸一蒸,煮一煮就可以了。
极致的简单意味着精致。目前,很多的东京旅行的攻略上,已经把这里推荐为“东京最好吃的米饭”餐厅。
大米、调味品、米饭,经历到现在,已经会让人产生出关于大米的一切,这里就是最专业的感觉。事实上的确如此。
好米需要好锅烧,这家店的二楼告诉你烧出一碗好米饭的秘密。
在这家店的二楼,有将近6000多种与大米相关的生活器具,每一样物品同样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漂亮、设计感不是唯一的标准,好用才是挑选厨具最看重的。他们甚至会告诉你什么样的器具适合做出什么样的食物。
平时,他们还会举办以“体验”为主题的聚会,教你如何辨别优质大米,如何烹煮米饭,或者分享做饭做菜的小技巧。
如今,这家店已经走出了银座,在东京另一个繁华的商圈开了新店,人气依旧爆棚。
这家店叫Akomeya,在做大米这件事上,他们做到了极致。
在每一个平凡日子,哪怕只是茶米油盐的小日子,只要你用心经营,也能开出幸福的花来。
02 把握机会
凡事做到了极致,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也许还差一个东西,叫做机遇。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决定你能不能过得好,而人生中的机遇则决定这个“好”有多大。
我的哥们小伟已经来杭州五年了。从大学毕业开始一直在杭州工作,从事的是快消品行业。虽然经常出差,可日子过得倒也算安稳。去年他的女朋友(如今已是老婆)小云终于因忍受不了长期异地,辞掉了广州的工作,来到杭州重新开始。两个人每天穿梭于大半个杭州城,工作虽然艰辛,但毕竟终于能够在一起了。
去年中旬,小云怀孕了,哥们第一时间跟我诉苦。想来在杭州也好几年了,可手里愣是没攒下钱来。两个人的时候还好,挣点花点,两人吃饱全家无忧。可现在不行啦,有了孩子,抚养、教育…一大堆的问题接踵而至。更悲催的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外来人,到现在还没买房子,何时才能有个家?
那时候,杭州的房价已经上涨了不少。我哥们看了很多郊区的楼盘,首付大概需要50万,可当时他能拿出来就只有30几万,这其中还有不少是父母赞助的。其实对买房来说差个十几万也属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我哥们就因不想压力太大而放弃了购买。后来的形势我们都知道了,杭州的房价一路上涨,虽然政府也在调控,但是奈不住杭州楼市巨大的需求量。
我哥们在房价又涨了一些后,终于忍受不住了。同一个楼盘,比之前多花了20万的首付狠心买下了。不过一家三口终于在杭州有了家,虽然为此背负了很多债。
就在昨天,哥们打来电话。我们聊了一些生活体会,他告诉我目前他买的那个房子已经升值了近100万,并且还有继续升值下去的苗头。虽然对他来说房子是刚需,肯定不会卖的,但是资产却凭空多了100万,这大概是他10年的总收入。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终于抓住了一种叫做机遇的东西,虽然晚了点。
其实仔细分析,机会是有迹可循的,也是能够被我们把握的。周而复始是自然规律,经济波动周期给了我们靠投资赚取物质财富的机会。
巴菲特是股神,对于股票的波动比我们敏感。就股市而言,下跌有时候比上涨更令人激动,因为股票的下跌意味着新的机遇。很多人研究巴菲特,把他的价值投资理论奉为圭皋,可是并没有完全理解它。
我一直觉得芒格先生更伟大,因而也记住了他的一句话:好的投资就是在盈利概率最大时,下上你的全部赌注。盈利概率最大的那个时刻就是机会。
当然,红顶商人胡雪岩说:智者把握机会,圣者创造机会。他自然是圣者,要不也做不了首富。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格局,但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握机会。
03 知足常乐
把任何事情都做到了极致,已经能够确保你小有成就,生活过的也会比同龄人稍好一点。假如你又把握住了足以改变人生轨迹 的那么几个机会,那你足以无憾了。你将彻底实现自由,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
这是终点吗?不是,因为你不一定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而有些欲望会让你重新变得一无所有甚至万劫不复。
在这个时候你不需要过得“更好”,你需要知足常乐。
一直很喜欢陶渊明,喜欢他那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那个物质及其匮乏的年代,这是多么旷达的一种情怀。有了知足常乐的陶渊明,所以才有了梦境中的那个桃花源,所以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喜悦。
知足常乐其实是两个意思,一方面告诫了我们要懂得满足,适可而止;另一方面提示我们要乐观、微笑。我想做到了知足常乐的人一定很幸福,因为笑对生活的人,生活也一定会向他回报以微笑的状态。
知足常乐不应该成为我们最后的追求,应当时刻伴随我们左右。虽然自由之后的知足常乐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但是当我们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累了、倦了的时候,不经意的一次知足常乐更能令我们不忘初心,更好地前行。
如果你去问一个脸上洋溢着满足、微笑的人:“你过得好吗?”,我敢打保证他会说:“是的,很好”。
人生从来不易,但只要我们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握住机会并且学会知足常乐,我们就能活得有价值,过得好!同样的起点,别让他留给你的只剩下潇洒的背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