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20期专题征文“年"活动,文责自负。
记得小的时候,年三十晚上一大家族人都会聚集在爷爷家吃年夜饭,而白天最难忘的事就是贴春联。
早上刚出被窝爬起来,我便把父亲前些时候买来的春联拿到了小四方桌上。
我急不可耐的到厨房看早饭做好没,被母亲从厨房训斥出来,终于等到吃过早饭,母亲特意留了一些面糊糊,又在火上烤了烤,增加了粘性。
堂弟也跑来玩了,总之小孩子此刻心里已经是充满了过年的感觉。
我和姐姐、弟弟还有堂弟围着小方桌把卷成筒的门画和春联打开,依稀记得门画上大多是尉迟恭对的是秦琼,赵云对的是马超,张飞对的是关羽,至于对联上写的什么已经记不得了。
这时父亲又找来了平时根本就用不着的毛笔和墨汁,又把前些时候买来的红纸拿出来,放在了方桌旁的凳子上,无非都是一些祝福美好,向往幸福的话语。
大人们脸上绽开着笑容,小孩子也蹦着跳着喊道:贴门画了!贴春联了!
小时候的门画和对联买来时一幅是连一起的,贴之前要把它割开,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美工刀、小刀之类的工具,父亲找来一段缝纫机线,两端绑上两个小木棍,把门画对折好,把缝纫机线放在对折处,让我和弟弟拉,这样门画就整整齐齐的割开了。
父亲让弟弟站在堂屋门里用身子顶着门,我端着盛着浆糊的碗,父亲用炊把蘸上浆糊刷在门画背面,先贴上一扇门的门画,贴另一扇门时父亲问站在远处的母亲高低怎么样,几经调整才感到满意。
接着又割开了对联,等到贴上对联和横批,满满的年味扑面袭来,不大一会儿偏房和卧室门都贴好了,整个院子里都充满了过年的感觉,年味也荡漾每个人的脸上,荡漾在每个人心里。
贴春联最后一道仪式就是贴各种各样的祝福语。
父亲先把红纸对折成三十公分左右长、八九公分左右宽的长条,姐姐先拿起了毛笔,打开墨汁,郑重其事的在一个红纸条上写下了细水长流四个字。
看到细水长流这四个字,我根据往年的记忆知道是贴在压井上的,于是在纸条背面刷上点浆糊,跳着跑到压井旁贴在了压井的井杆上。
接着我又把出门见喜贴到院门外的树上,把满院春光贴到院子里最粗的一棵树上。
这时姐姐犯愁了,有个字不会写了,父亲笑着接过了笔,提笔写下槽头兴旺,我刚刷上浆糊,弟弟拿着跑向了卧室,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我连忙喊住弟弟,告诉弟弟这张是贴卧到牛棚里牛槽上的。
父亲又写了一张身体健康,我把它交给弟弟说,这张才是贴到卧室里床边上的。
随后父亲又写了五谷丰登、日行千里,我指挥弟弟把五谷丰登贴在粮缸上,把日行千里贴在家里仅有的一辆自行车上。
春联贴好了,一家人其乐融融,浓浓的年味仿佛已经溢出院子,偶尔听得几声炮竹声,更增加了过年的气氛。
这时叔叔满面春风的走进院子,嘴里喊着,你们春联贴好了,一块都去帮我贴去,顺便带上你们剩下的浆糊,对了,还有毛笔和墨汁我也用一下。
于是我和姐姐、弟弟,堂弟早跑到叔叔身边去了,我们几个人带上浆糊、毛笔和墨汁浩浩荡荡奔向叔叔家。
事情虽然己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每到过年,总会想起小时候贴春联的场景,它已经成为记忆里非常珍贵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