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body judges. We distinguish our value by judging others.
每个人都会评判别人,我们通过评判别人来认清自己。
刚在微博上看到“父母在,不远嫁”,又一个限制自身选择的“鸡汤”。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出生地就是最好的城市,或者最适合自己的城市。如果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哪又何来“最好”。我们不去讨论在居住地生活一辈子是否正确,因为这是因人而异的问题。我们只去讨论人们在决定是否迁徙时,可能会影响理性决策的一些因素。并且为大家莫名的城市自豪感提供些许解释。
损失厌恶
很多人的出生地就是他们一辈子生活的地方。每一个城市都是不完美的,为什么不去尝试别的选择呢?因为人们做出改变是需要成本的,也将面临风险。理性决策应该时基于“预期收益”的。
预期收益=成功概率x成功的收益 + 失败概率x失败的损失
Prof. Dainel Kahneman 的“前景理论”指出:人们做决策时倾向于确保自己所有的,而不愿去冒险取得更多。即便从理性决策来讲,冒险可以取得更大的预期收益。在迁徙这个例子上,人们普遍地不愿意去放弃自己在出生地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熟悉感等等,而去追求他乡更多的机遇,即使从预期收益而言,改变显然是更优的选择。人们不选择去改变不仅仅是因为人们不想去改变,也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可以去改变。人们对现有的生活习以为常。
默认选项
正如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一样,里面有各种个性化的设置,但是可能90%的个性化设置都没有被使用者调整过。如果我们没有去更换来电铃声、闹钟铃声和提示灯颜色,我们的手机只会使用默认设置。大多数人的手机电脑的大多数设置都处在默认设置当中。而我们的生活也有各种“个性化设置”可供调整,可是大多数也处在“默认设置”当中。手机电脑的默认设置是由程序员事先设定的,而人的“默认设置"又从何而来?
如果认真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很多“奇怪的做法”源于“习俗”;我们很多观点源于“传统”。“习俗”“传统”便是文化。“父母在,不远游”便是中国的“孝道”文化。可是绝大部分的人不曾去思考“何为文化”?“文化”又是怎样形成的?简而言之,“文化”是一群有着同样“愿景”的人对特定实现方式产生的共鸣。换言之,一群人有着同样的具象化向往并且对实现该目标的方式有着相同的看法。而“文化”就是其中的“向往”和实现向往的“方式”,并世代相传。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可以选择,只是遵循传统的“文化”。
我们不知道自己还有“选择”,就是我们一直在使用人生中的“默认选项”。出生地就是最为明显的“默认选项”之一。“损失厌恶”和“默认选项”倾向使得人们不愿意迁徙。不仅如此,人们还要为自己“不迁徙”的决定寻找原因(Justification)。
Justification
正如考试过后一样,学生们在讨论着答案。对一道题,大家有着不同的见解。在讨论一道选择题时,选A的学生认为选B的同学答错了,于是抨击他。选择在出生地居住的人认为自己的城市最好,然后抨击别的城市的缺点。常见的是,这样的讨论往往是将自己城市的优点与其他城市的缺点做比较,毫无道理可言。人们做出这种不理智的判断是为自己的决策做支撑,让自己和他人觉得决策是正确的。人们确认自己正确的方式是:判断别人是错误的。
其实人类很多论断不是理智的,而是在不理智决策后的自我欺骗。因为人类的行为大多数是基于 目的(Incentive),而不是原因。换言之,人们本应基于事实真相,做出决策,然后通过对结果的客观评估才能知道决策正确与否。并且客观评估往往需要时间的检验。而前景理论和默认选项倾向解释了很多人的决策不是理性判断,而是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人们为了规避风险,逃避付出选择了在出生地生活一世。但是为了实现确认自己决策是正确的这一目的,人们不客观的去评价各城市。通过判断别人是错误的,来证实自己是正确的。通过判断别的城市都不如自己的城市,来为自己不迁徙寻找正当理由。如此一来,人们才可以心安理得。
人们不理智决策后,仍要通过不理智判断来“说服”自己和别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身愚蠢的强化。然而比愚蠢更可怕的是专断。胡适先生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就强调了容忍即自由,无容忍,无自由。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他人之正确,我们便是错误的。“判断别人都是错误的,而仅仅自己是正确的”是一个危险的念头。如此一来,我们便无法容忍他人的观点,便引向专制的万劫不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