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是在交易中形成的,没有交易,就没有价值。
当我们说“物品A的价值”时,我们其实说的是物品A对我们的价值。例如一部手机。想象一部手机可以思考,在思考自身的价值。而此时,它是独立于其它个体的,它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想不出自己的价值。或者,它从来不会有“价值”这一概念。如果情况改变,这部手机不再是独立的,有人在使用它。这时候手机在思考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可以上网、玩游戏、阅读、交流、拍照种种给使用者带来的种种便利。而如果手机可以选择的话,它为什么要拥有这些“价值”。因为正是这些价值,使用者会珍惜这部手机,加上保护壳,屏幕膜等等。
在此,我们用“物品的价值”类比“个人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他人显现的。没有社交关系,就没有个人价值。
人拥有某些特质,并满足他人的需求,于是“对他人有价值”。也正是因为“对他人有价值”,别人才会给予回报。在雇佣关系中,这种回报就是工资、奖金及其它红利。这就是一种交换,在这个交换中,人就是交换的主体。
肯定会有人质疑,我们拥有种种“特性”就是为了服务他人的利益,并从中获益吗?是的,这就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是通过服务他人的需求实现的,而服务他人的利益的行为依然是服从自己的利益。也就是满足他人的行为一样是“自私”的,而且这种服务他人的“自私”比只服务自己的“自私”更智慧,也更有效率。
否认“个人价值”是基于个人对他人的贡献,并想通过只服务自己而不服务他人的行为就好像不存在交换的人类社会。当人类还没有剩余的粮食等物品,人类没有交换发生,因为无物可换。在人们生产力高于自身的消耗,产生了剩余以后,交换才得以发生。也正是因为有了交换,才会有后面的社会分工及生产专业化。因为规模经济、经验等原因,生产专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不想通过服务他人的利益获取利益,就否定了交换。没有这种交换,个人的生产力是低下的。如果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一个社会,拒绝服务他人利益的人就是一个不存在交换的社会,承认“个人价值是基于社会”的人就是存在交换的社会。两者的生产力强弱显而易见。
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的利益也是一种“自私”;只服务于自己不顾他人利益也是一种“自私”。相比之下,第一种“自私”更为有智慧、识大局,也更让人欣赏。人们视其为“美德”。所以,丑恶的不是“自私”,是“愚蠢”。
公司的价值也在于服务消费者。如果一个公司把提高“利润”当成首要目标,它就不能很好的服务消费者。因为每当“降低成本”和做出“更好的产品”这两个选项出现时,公司永远会选择“降低成本”。于是,这家公司就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不能更好的服务消费者。这家公司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就降低了,他们生产的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就降低了。这也正符合了哲学上对“delphian knife”的争论一样。如果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企业就把所有精力放在了降低成本和争取市场份额上,那企业又如何做好产品?如果企业做不好产品,企业又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我们可以争论道,因为要争取市场份额、抬高售价,企业就会做好产品。但是,如之前所述,当成本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两者同时出现的时候,企业会选择成本控制,因为成本控制直接提高了利润,满足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及其成功的企业家说他们并不追求金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