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跟奶奶一起度过的时光,是与那些老物件密切相关的。
先看奶奶去买早点。如果是买油条,那很简单,一根筷子就行。到了油条摊,炸油条的师傅,接过奶奶手中的筷子,两根油条往筷子上一串,拿到家时,还是脆脆的,比如今放在塑料袋里,闷软,简直是云泥之别。这根买油条的筷子日子久了,油光光的。凑上前闻一闻,油条香如在近前。
如果是买米饼,奶奶就拿一个竹淘箩,两个米饼拿到家,韧要要的,冷热正好,慢慢嚼,甜且香。吃了早饭,奶奶又会拿这个竹淘箩去买豆腐、买蔬菜;如果是买肉,那不可能放在淘箩里。肉案的师傅有好多细麻绳,割好肉,师傅会在上面用刀砸个小洞,细麻绳穿过小洞,麻利打个结,递给奶奶。奶奶一手提着麻绳栓着的肉,一手拎着装满蔬菜豆腐的竹淘箩,带着我,悠悠走在街上。回到家中,拿出豆腐蔬菜,竹淘箩放在水池里洗洗,晾干后第二天再用。
买油盐酱醋,奶奶有一堆瓶子,高的装酱油,矮的装醋。还有大中小三个坛子:大的放酱、中等的放油、小的放盐。每天饭后洗碗筷时,奶奶总会把这些瓶瓶罐罐擦得干干净净。等瓶瓶罐罐空了,她就带着这些瓶瓶罐罐,再次光顾酱园店,如此周而复始,那些瓶瓶罐罐亮晶晶的,仿佛打上了岁月的包浆。
奶奶还有一个手提包,木柄,碎布拼成,能装很多东西,堪称百宝箱。上街、做客,奶奶都要随手带着。这木柄是奶奶从自己的一个旧包上拆下来的。做包面的碎布,从哪里来呢?那个时候,成衣还不多,家人穿新衣,要到裁缝店去做。每次取新衣,裁缝师傅会把剪裁新衣剩下的碎布交给奶奶,奶奶会把这些碎布攒起来,剪成巴掌大小的正方形,如果布太小,奶奶就用两块三角形碎布拼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再把这些五彩缤纷的正方形碎布拼在一起,一片斑斓的包面就诞生了。奶奶把拼成长方形的大块布,拼凑在一起,安装上木手柄,一只独特的无法复制的布拎包诞生了。
奶奶还如法炮制了一条被面,里面放上薄薄的棉花胎,一条如老和尚的百衲布被就大功告成了。
这些原本没多大用处的碎布,经由奶奶的巧手,变成了百看不厌的拎包和薄被,用了又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