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把自己的小书房彻底收拾了一番。把大书桌丢了,空间一下子大了2个平方米,在原位置添了宜家的摇摇椅加一个落地台灯。
原来大书桌上放的书保留着,特别是一本德语词典,买来没怎么翻,几乎全新的。虽然过去10年了,心中还是不想放弃德语的。Guten Tag!还记得牢牢的。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当时的二外。
买的时候没感觉,收拾的时候才惊觉我居然买了那么多书,而且,4/5都没有看过。。。果然应了那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那就先把大书架的书整理好。我想着怎么分类才合理。本来想按照书封上的上架建议分类,但是这个分类太笼统了。想了想,还是按照我自己的阅读习惯来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9145/fe5c28146b17d62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9145/151b9b176a80615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9145/f1ec9b6f6f6cb1d9.jpg)
整理的过程中,也在回想。学生时代就爱看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课间休息捧着童话书如饥似渴地看,还被语文老师表扬了。初中时参加了区作文比赛写了篇拟人童话拿了一等奖。学生时期父母给的零用钱并不多,当时的书对我来说是奢侈品,基本都跑图书馆去借,不过借的最多的是言情小说、侦探小说、灵异小说。后来上班了,前期工资也不高,但是拿了薪水是一定要逛逛新华书店的。
后来慢慢工作稳定了,工资一点点涨了,电商开始成主要购买途径了。书对我来说也变成了完全负担得起的爱好了。一旦京东618,2.3百能买十来本书。这个时候,对书的要求也变高了,是不是精装的,是不是知名出版社。十个618下来,就堆积了2.3百本书。
和买书成对比的,是看书的速度。抽丝一般。把看不进书的理由推给没有时间是不公平的,为了看书,Kindle也买了,地铁上吵,降噪耳机也买了。缺的不是工具,是一颗能静下来细细品味书籍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