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紧紧跟随着孩子们,边看,边听,边拍照,边录像,完全变成了他们俩的粉丝。
其实看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怎么样,看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就可以了。
我们身边的这两个小导游,是这所学校4000多名孩子的一个缩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小学教育,需要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孩子像个孩子,而不是被作业和成绩弄成疲惫的、老气横秋的小大人,早早地就对学习、对生活、对世界提不起任何兴趣。
从河南省实验小学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能舍得拿出大把空间为孩子们准备这些实践的基地,就可以看出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对五育并举的重视!
他们通过雷锋精神启智铸魂,利用黄河长廊蕴育地域文化,经由先锋学院涵养爱党爱国精神,在科学院和农场,种下科技报国和实事求是、认真观察的种子。孩子才得以在这儿自由又快乐地成长!还记得在介绍葡萄架时,一个孩子骄傲地告诉我们,其中一棵是他们和一位省长爷爷一起种下的,并邀请我们在葡萄成熟时再来品尝。
在参观的间隙,我还和孩子们拍了张合影,深入采访了一把。这些负责解说的学生归属一个类似小记者团的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老队员带新队员练习,等老队员毕业了,新队员就可以上场了。而且孩子们觉得,有机会向别人展示自己学校,是特别光荣的一件事情!背词什么的,也就不那么难了。
冬寒料峭,操场上是大片大片的阳光。孩子们跳跃着奔跑着欢乐着,让生机充满了整个校园。
这或许就是“双减”的目的吧,是让成长遵从天性,施足“拔节育穗期”的底肥,变揠苗助长为启智生慧;是让教育回归本源,培育出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潜质的杰出人才,给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找来答案。教育的成功,首先要修炼的不是灌输知识的能力,而是唤醒灵魂的本领。本着孩子内在的兴趣,帮助他们塑造梦想,再用梦想激发求知欲望——剩下的“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
总觉得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他们一起走过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