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察一个项目,从年前到现在每天都在思考会遇到什么问题?还时不时向身边的人寻求看法,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思维盲区,从而越过那些看不见的陷阱。从厂家到店铺什么时候想到问题就拿出手机记下自己的问题,生怕之后想不起来。
作为厂家有他的规定,比如历史数据拒绝公开,咱只能听他怎么讲,之所以讲的客不客观,忽略了哪些本该透漏的重要信息,听者有可能只是被牵着鼻子走,来不急思考,来不急逆向思维,更谈不上辩证看待。
作为考察项目的小白,必须做足功课,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方回答问题想强调什么,忽略什么,做到听话听音,不被信息洪流所淹没。当对方回答了问题,咱们站出来审视这个答案是否客观,是否隐瞒了什么!
从商场角度看,一方面是租金,电费、押金等。下年怎么递增?电费用不用缴押金,装修要多长时间,拆除原有装修由谁负责?厂家提供效果图到装修结束,如果周期长,商场愿不愿意让出全部装修时间?店铺经营期间有啥规定?都需要确定下来。
总之用理性去对各种问题做详细的描述,我不傻,但也容易被错误的假设让自己陷入被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