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放松心情,读了本薄薄的小说《永生之后》,出自携程集团的联合创始人梁建章之笔,他同时也是著名的人口学家,很早就提出应该放松生育政策,让国人多生娃。
咱不讨论梁教授的小说写作功力,就只说说故事的框架设定。
故事发生在距今之后的两百年左右,在未来的时代延生药已经可以全球免费供应,人人都可以在药物的辅助下躲避疾病和衰老,只要不发生事故和意外,人人都可以保有青春并近乎无限延长寿命。于是围绕是否使用延生药人类当时的8个国家分成了两大阵营,7个全民服用延生药的国家组成“长生区”,1个不接受延生药的国家归属“生死区”---因为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还亲历着生老病死。
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讲述了长生区国家群里唯一的首席科学家最终是如何转变观念加入生死区阵营的。
这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探讨人性和社会伦理的故事,同时也是对多生多育的一次正面宣传。看得出梁教授是深受《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影响,在故事设定上有多处借鉴。
我对这个故事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其对长生区人类社会伦理的一些设想。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拿来当借口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时间”,没时间培养兴趣、没时间锻炼身体、没时间陪娃、没时间......理直气壮地仿佛只要给足需要的时间,一切皆有可能似得。这借口太好用了,以至于我们完全忘了掂量自己的自控和自律能力。
当人类脱离了时间的束缚时会做些什么?会是把之前没时间做的事儿都做一遍吗?回想一下你经历的每一次娃出乎意料早睡的场景,你会利用那意外收获的睡前2小时锻炼身体或是培养兴趣爱好吗?多半是半瘫在床上刷剧了吧!
当时间变成无限供应时,我们就不把时间当回事儿了,那么原来生活中一切同时间有关的事务,就要换个视角来看待了。
比如说,全社会的拖延症会更加严重,原来一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情,现在想几个小时做完都行;原来花一个星期做的决策,现在花一年也没事儿。
比如说,全社会对风险会有极高厌恶,冒险是为了在别人不查之前抢夺先机,收获利益,而当人人都有无限时间,什么都不干都能长命百岁,而尝试新事物反而会增加发生意外的概率,那还有啥动力要去冒险呢?
比如说,在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上婚姻会趋于无性,甚至柏拉图式的爱情。毕竟生育风险也是极高的。(梁教授的这个脑洞有些意思,从延长个体寿命的角度来说,也逻辑自洽。)
比如说,社会上按资排辈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毕竟人人都保有年轻状态,哪来得退休一说呢。
......
梁教授对长生区国家中社会伦理的推论大都是建立在这些国家都以维持和延长个体生命为单一目标这一立论上。与之相对的生死区国家的人们相对于延长个体生命更看重的是延长人类这个种群生命,很是有《自私的基因》的意味。不必全信,参考就好。
我比较认同对于长生区中论资排辈和做事拖延的设想,非常合乎人的本性。时间就是条皮鞭,抽在身上又疼又留痕,可又让你因有取舍而变得高效和迸发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