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
学《资质通鉴》, 以史为鉴

学《资质通鉴》, 以史为鉴

作者: 富多多Kelly | 来源:发表于2020-10-30 19:31 被阅读0次

以前自己鲜少读史,因为觉得那些史书太厚太难读,总喜欢听别人讲给我听。但是听故事和自己系统的学习,效果肯定千差万别。学了高效阅读以后大致对于读这些书籍的障碍是没有了,不过就是自己的理解还是很有局限性。

这次通过在明德书院苏州国学馆跟着丁万明教授系统地学了两个整天,教授把他研究的精髓都一并教授给了我们,课堂上的简单几句话就帮助自己看清了很多问题,真可谓以史为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王安石,司马光都有了新的认识,原本只是知道“王安石变法”,但是不了解他的变法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以及失败的原因。同时,对于司马光也只是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一次学习对于这样一位花了19年完成了《资治通鉴》这本剧作的作者有了更加立体的了解。通过丁万明教授在无锡国学馆给我们引经据典的讲解,对于历代王朝一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资治通鉴》的课程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成功跟个人修为的关系,也借此机会加紧敦促自己修身为先。同时,老师的课对于个人家庭方面也让我有了很深的思考,一直认为足够聪明的人就能识别君子和结合自身小人,所以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厉害的企业家甚至古代帝王都会留有一些小人在身边,听完课后明白了这都是人性,中国文化把人性摸得透透的,我们肯定人性的善,我们也看到人性的恶,唯有尊重道,行中庸之道,才能走得更长久。

读史书最好的作用就是可以跨越时空以史为镜,避免很多弯路。今后,我会秉承自己一贯的理念,将生活和工作当作道场来学习和磨炼自己成长,同时也会更加注意人情世故的处理,平衡自己在海外多年过于理性的处事方式。

相关文章

  • 学《资质通鉴》, 以史为鉴

    以前自己鲜少读史,因为觉得那些史书太厚太难读,总喜欢听别人讲给我听。但是听故事和自己系统的学习,效果肯定千差万别。...

  • 为人

    最近读《资质通鉴》魏文侯与吴起这一篇。太有趣了,《资质通鉴》应该是借鉴《史记》中的说法,读的时候就很困惑,杀妻弃母...

  • 资质通鉴 节选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

  • 资质通鉴 节选

    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

  • 明心

    看历史剧,读史书,比如<军师联盟>,<资治通鉴>,才理解以史为鉴,可以看世事愈发通透,心智逐渐澄明。

  •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一之回光返照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一之回光返照 老周家没了,周朝终于亡了。 司马光先生在《资治通鉴》中,喜欢借古喻今,遇...

  • 读史不如读故事,原来有这么多故事都在通鉴

    《资治通鉴》中的那点故事(一) 读史明智,多少都要读一些历史,懂一些事理。《资质通鉴》为司马光所著,书中结尾所述“...

  • 试着与有书君共读《资治通鉴》

    唐太宗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读历史,那么以《资治通鉴》为例子,这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方...

  • 读资质通鉴笔记10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

  • 《资质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说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宗显德六年(公元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资质通鉴》, 以史为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zd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