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陆澄录》-24 论“性”

《陆澄录》-24 论“性”

作者: 庆哥的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7:07 被阅读0次

原文: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这章说“性”。非现代意义的性别之“性”,而是人心中,本就有的一些特性的“性”。字面不再解释,性是包含仁义礼智这些特征的,同时表现出来就是诸如“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等。流动起来的成为“命”,放在人身上就叫“性”,主宰人身体的称之为“心”。

原文解释大概这样,越说越迷糊,这就是心学难懂的地方,总是有太多文字表述方式,其实跳出文字用大白话讲:无论国家,地区,时代怎样变迁,每个人身上自带有一些东西是完全相同的,这个东西是出生时上天就赋予我们的,被称之为“性”,诸如“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等。

但是,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对这些固有之“性”的认知高度和外放出来的行为。我们学习阳明心学,修心性的目的,就是为提升认知高度,改变“命,运”固有的行进轨迹。时时觉知”性”外放出来的这些情感,并在具体事上磨练用功,就是修习心性的方法。

相关文章

  • 《陆澄录》-24 论“性”

    原文: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

  • 月读传习录第5天

    《传习录·陆澄录》 一日论为学功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

  • 【传习录读书札记98】如何才能内心宁静?

    陆原静,即陆澄。《传习录》第一录是徐爱录,第二录是陆澄录,第三录是薛侃录;第一书是《答顾东桥书》,第二书是《启问道...

  • 陆澄录

    44.陆澄录 44.1~44.10 【44.1】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

  • 《陆澄录》

    今日践行《陆澄录》第三十篇文章,我们知道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用阳明先生的话说,就是圣人几千年传下来的那点真骨血,抓...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3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二十五之《陆澄录》。今天是《陆澄录》的最...

  • 若辰读国学经典 10|100

    【书目】《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2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十九【陆澄录】。 陆澄问先生:“名物度数...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19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日学习《传习录》十五【陆澄录】。开篇讲到,陆澄先生收到儿...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1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十一《陆澄录》陆澄问先生:后世著书太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澄录》-24 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eu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