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每一天,最后一天|四月第一周复盘

每一天,最后一天|四月第一周复盘

作者: cf20ef8a82af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11:35 被阅读0次

    快快快,

    无烟无尘,

    但人们依旧前赴后继。

    01 

    读完2本书,输出1篇读书笔记

    1.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作者赤羽雄二

    一直都认为日本人写书很实在,兼顾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这本书也不例外。如果要从书中提炼一个关键词,那必属「主动读书法」了,或许描述得更具体些,是「为忙碌人士打造主动读书法」。

    总的来说,全书从四方面展开:为啥要读书、为啥没有读书、如何养成读书习惯以及如何提升读书效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戳笔记查看「「思维导图」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阅读笔记」。

    2. 《真实的幸福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这是继《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后,今年读的第三本该作者的书了,但同属积极心理学范畴。

    本书主要围绕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寻找幸福展开,其中的精华内容包括幸福的公式(H=S+C+V,H是你的幸福的持久度,S是你的幸福的范围,C是你的生活环境,V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和获得幸福的六种美德和24个优势。

    如无意外,读书笔记下周会呈现。

    02 

    收集7张思维卡片

    本周卡片主题为决策类模型,共7张,完成本周打卡目标。至此,思维卡片打卡的泛读阶段即将落下帷幕,接下来进入精读阶段。

    1. 博弈论

    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或者说,博弈论研究的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区别在于参与人之间有无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若有,则合作博弈,若无,则非合作博弈;目前经济学家所谈论的多是非合作博弈。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不是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囚徒困境;动态博弈: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看到“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如下棋。

    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区别在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是否有准确的信息;若有,则为完全信息博弈;若无,则不完全信息博弈。

    零和和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属于非合作博弈,且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属于“损人利己”;一方受益,必然意味着一方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如赌博。非零和博弈:属于合作博弈,存在双赢可能,从而促进和达成合作;一方受益,并不一定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总和不是“零”。

    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正和博弈,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结果是整个社会或世界的利益有所增加。负和博弈,双方冲突、对抗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博弈结果的总和为负数,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2. 决策树

    每个决策或事件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决策树一般包括四要素:决策结点(方块结点)、方案枝、状态结点(圆形结点)、概率枝和结果结点(三角结点),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每条概率枝上标明「客观状态的内容」和其「出现概率」。在概率枝的最末稍标明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所达到的「结果(收益值或损失值)」。

    利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四步:

    绘制树状图:根据已知条件排列出各方案的各种状态;

    标示损益值:将各状态概率及损益值标于概率枝上;

    计算期望值:计算各方案期望值并标于对应的状态结点上;

    剪枝做决策:进行剪枝,比较各方案期望值,并标于方案枝上,将期望值小的(即劣等方案剪掉)所剩最后方案即为最佳方案。

    3. DQ决策模型

    DQ决策模型包括合适的框架、创造性的选项、相关及可靠信息、清晰的价值和权衡、充分论证和付诸行动六步骤。其中:

    「框架」帮助我们明确“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或机会”,哪些属于决策问题范围内,哪些不属于;

    「选项」列举的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信息」是支撑决策方案的基础;「价值」代表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三者共同构成「决策基础」,引导我们在明确想要的(目的或结果)以及已经指导的(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最佳选择。

    「论证」衡量的是各选项的优劣,让我们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明确目标;

    「行动」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环,要做出真正的决策,必须从之前的决策思考模式转换为行动模式。

    4. WRAP决策模型

    决策流程包括四步骤:面临选择、分析选项、做出选择和接受结果。但每个步骤都会有各自的风险,比如:

    面临选择时,狭隘的思维阻碍我们看到更大的画面,倾向于将选择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如以非此则彼的二元化的简易思维做选择;

    分析选项时,我们习惯做出快速判断,然后搜集大量证据和信息去支持自己的已有看法或信念,而对其他反对的信息选择性忽视了,如此的证实偏见不利于收集到客观的信息;

    做出选择时,深陷当时情绪的影响,而忽略长期的情感需求;

    接受结果时,往往对未来的走势过度自信。

    那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做出正确决策?这时就需要WRAP决策模型登场了。

    5. PrOACT决策模型

    PrOACT决策模型包含八个要素,分别是问题(Problem)、目标(Objectives)、可选方案(Alternatives)、结果(Consequences)和权衡(Tradeoffs),以及不确定性(Uncertainty)、风险承受力(Risk tolerance)和相关联的决策(Linked decisions)。

    其中,前五个因素英文缩写就是PrOACT,常规决策运用这五步骤就足够了;最后三要素主要帮助我们应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决策。

    6. KT决策法

    KT决策法是一种思考系统,即就事情各自的程序,按照时间、场所等,明确区分发生问题的情形和没有发生问题的情形,由此找出原因和应该决定的办法。决策流程如下:

    7. 创意择优决策模型

    创意择优决策模型是由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其著作《原则》一书中提出,桥水的成功离不开这一决策模型的支撑。

    他认为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会让我们只关注眼前利益,习惯情绪化决策和自我防卫,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外界正确的事情充满无知,从而影响最终决策的效果。

    创意择优决策模型包括极度开放、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和可信度加权四部分。核心是开诚布公地亮出你的观点,针对分歧认真讨论,达成共识,消除分歧。下面是这四部分所遵循的原则:

    03 

    完成4次锻炼打卡

    这周练的是臀,但一开始俺的臀说ta感受不到我的热情,估计是第一天强度不大,权当热热身。

    第二天难度提升了点,但动作不变,还是那些,只是有些动作不得要领,加上每个动作持续时间较长,最后有一两轮没坚持住。但是!俺的臀似乎开始有点feel了。

    第三天动作库有所变动,难度较大的动作安排在前,尽管最后一动作挑战不小,但都有充足体力完成,问题不大,俺的臀依旧有点feel。

    最后一天,我似乎终于知道怎么收臀和缩臀了。嗯哼,也就是说我能自主控制俺的臀feel不feel了。哈哈,interesting!

    04 

    反思角落

    1. 完善书单信息

    在完善前,当我想要知道自己读过几本书,以及当初为何读这本书时,一时半会竟然不知如何着手。思索一会后,“打它”的想法油然而生,即将看过的书打上标签,方便日后检索。

    最终解决方案:完善了阅读书单信息,将看完的书标记为#已读#,更新每本书的阅读目的(若有记录)和笔记

    2. 捣鼓公众号原图回复

    这周的读书笔记输出用的是思维导图形式,结果最后上传至公众号时,原图被压缩了一大半,显示效果略显糟糕。

    于是便开始捣鼓如何利用发送关键词时系统自动回复导图的高清版本,但一开始我明显不明白微信爸爸的“强大”,在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处,上传的图片质量仍被压缩,接连尝试了许多次都不行。

    而后,想到可以参考其他号主是如何发布高清图的,找了几个,几乎都是回复关键词获取「百度网盘下载链接」,于是我也想以这种方式进行。

    但是!!脑袋再转动了一下,百度网盘在此充当中转站的作用,但百度网盘需要上传,分享和设置密码,一系列的操作有点繁琐,是否有别的工具能起到同样作用

    最后想到了「印象笔记」,之前发布的笔记中能保存原图,那为啥不直接回复关键词「印象笔记分享链接」呢?经过最后的验证,这个方案的确可行,但要先将印象笔记分享至印象识堂,再复制识堂的链接,而不能直接复制分享的链接(因为文件权限为只读)。

    但这个方法也有弊端,文件不能太大,否则仍需用回百度网盘。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我还没找到。

    3. 每天初始,想一下自己生活的目的

    这周在进行VIA优势测试时,最后的测试报告中有这么一个建议。

    在每天开始时,进行祷告或冥想,想一下自己生活的目的,思考自己想要如何展开新的一天——可以过得更有意义些,也可以循规蹈矩,跟过去的一天相似,这都在于自己的选择

    这不失为一个让自己的一天更有意义的法子,正如“将今天当成是你在这世界的最后一天”一样。

    或许我可以找一个能设置锁屏名言名句的APP,定期更新,作为一个提醒。而且这个习惯目前也在养成,现有方案是:设计一张格言图片,设置为手机壁纸。每次格言更新时,都需重新设计,故略显繁琐。

    或许可以针对性地设置一个锁屏壁纸模板,之后更新就直接在旧有模板上弄就好。是的,这也不失为一个法子,而且可行性很高,但要是能找到直接设置锁屏名言名句的APP,我就不用多次自己动手设计壁纸了(每次都想偷懒,但不得不说,想偷懒欲望的确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

    最终,还是用PPT设计,因为懒得找,而且还得下载一个APP,还是在PPT方便,设计完直接导出,手机和电脑端可方便操作,最终样式效果如下: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一天,最后一天|四月第一周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gx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