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悦色的教育状态,是我年轻时的梦想。那时年轻气盛,这样的境地是任你怎么想,也是无法达成的。人的成长,要经历生活的洗礼,阅读过的书以及各种角色的扮演,才能蜕变。教育里的感动是自己能看到学生生命的成长,懂得尊重了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在按着自己的标准,让学生学会如何遵从,而是给学生空间让其自由思考,从而慢慢达成自律独立,过程很漫长,但是结果很欣喜。

小宇哥的调皮捣蛋,远近闻名。每科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并不是不能沟通,而是放养多年,无心学习。接手的时候小宇哥个同学间的矛盾频发,每次都是以掐别人脖子的方式结束矛盾。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与父母不断交流,找到了根源,在耐心地引导,一个学期后孩子与同学的关系很融洽,类似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少。缺乏安全感而又渴望得到老师关注的他,总是弄一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引起关注。每次柔和地交流,总能感受到他对老师们的信任。也许在他心里已经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和喜欢,在他的日常行为里,已经懂得认真对待一些事情,比如运动场上做操最认真之一,每次卫生,他管理的区域最干净,桌子椅子他这组最整齐。最让人欣慰的是,最近他的文明礼仪简直颠覆之前对他的了解,每次小宇哥见到我,总是规规矩矩地走到跟前行礼大声问好,每天放学走到眼前,满脸笑容地笑着和老师告别说再见。
很久以前,老师的概念是传授知识的。而今如果让我定义,老师应该是能引导学生成长一个温暖有爱的人,这才知识更重要。
振辉同学一直都是斯斯文文的小男生,目光所致总是一副安安静静的模样。对于学习,对于理想,我们有过很多的交流谈心,每次谈到他所认同的观点,他总是嗯的点点头头。今天下午放学,振辉经过我的身旁,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老师再见。”
虽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从振辉口中说过,对我来说真的是满心感动。这么内敛的小男生,这样的表达,可能已经在他心里演过无数次。教育的美好,是可以由无数细小的感动串联而成。只要我们愿意用心捕捉,用心收集,这美好就能如珠光,点缀我们教育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