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宁的《产品经理30讲》。梁宁本意是想用三个层次——中观、微观和宏观——来指导产品经理岗位的人怎样修炼成长,但其实这三个层次也可以对照人在职场上的发展阶段,同时要留意梁宁给出的顺序是先中观套路,再微观体感,再宏观打大仗,想了想深以为然。
中观套路:学习招数
什么叫中观?中观就是套路。
产品经理岗位需要大量的套路:用户画像、痛点和痒点、整体流程图、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蓝图。这些套路对应着许多书:用户需求、产品策略、功能定义、流程图制作、产品原型制作、项目管理、数据分析、产品运营……
套路像武功招数一样,是前人总结的有效经验。套路培养的是专业性和业界的共同语言,如果大家都用ISO质量体系,PMI或CMMi的项目管理,Agile或DevOps的开发,BSC或OKR的绩效,整个组织的沟通和协作就是顺畅的。
中观套路让我们能够有系统、有层次地去做事,所以:
能够把项目管理过程九大域及其中的运作流程说清楚,就掌握了PM的套路;
能够把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关键动作、衔接流程讲得头头是道,大概HR方向有了基础;
能够把财务的三大报表和重要指标,相互关系看的透彻,那肯定不能当出纳,也不再会是简单会计了。
举个例子,你为什么要花几十块去采耳呢?因为人家专业啊。你看人家拿出来的一套工具,点点算算十几样,各有细微却差异的用途,先用哪样做什么的流程也很精细,这几十块还不值吗?
中观套路怎么学呢?最好是从大公司学,如果不是在大公司就尽量从书上或者向人学。“人事网书”是我们学习的几个有效手段,但大公司虽系统完整却容易成螺丝钉,小公司虽然接触全面但容易走马观花,周围的高手虽然经验丰富但也有各自的盲点。
相比而言我更倾向“网”和“书”这些线上资源学,可以相当容易地接触到最优秀的国内外资源,最系统最前沿的知识,这对于“套路”(或者另一个叫法——框架力)非常有效。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世上有多少问题,现成的答案也就已经在书里或者哪里了,我们只是要把它们尽快找到。
有句话说:你所谓的顿悟,只是别人的基本功。在起始阶段,与其自己点滴积累,何不直接站在巨人肩膀上?
在职场的前期,因为懂的不多,更多先从套路学起而不是细枝末节。个体所能拥有的人力资本、智力、财富、人脉、资源等等最值得投资的就是自己本人,论智力,人和人之间差距没有多大;财富在年轻时间本来也没有多少;如果你没有价值,那没有真诚的人脉;资源只流通到最能让它增值的节点,那还不如把其它都放一放,先让自己充实起来。
微观体感:成为高手
不过只靠套路成不了高手。成为高手要靠微观体感。
微观体感,就是真实地感知每一个微小瞬间。
我的理解这就是“匠人精神”,这点只能佩服日本这个小国家。号称“寿司之神”的日本人小野二郎,他带的徒弟先要学手拧毛巾,再学用刀、料理鱼,据说十年之后(这么久?)徒弟才能开始煎蛋。
有一位学徒够格学习煎蛋后,又花了4个月,经历200多个失败品后,才做出第一个合格的煎蛋。小野二郎说:“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
什么是应该有的样子?谁能清晰地说出那200个失败品的不同?怎样调整下一个才会更好?微妙的临界点在哪?原因是什么?小野二郎可以,他的判断来自他的微观体感。
再比如,杀手可以感觉到微妙轻微的杀气;到一家公司走一走(去趟厕所)就知道这家公司的管理水平怎么样;真正的专家可以瞄上两眼,听听机器运转的声音,然后说出故障是在哪里;阿里政委甚至要学习怎样“闻味道”、“揪头发”、“照镜子”、“摸温度”……
这些见微知著的人,着重的都是关键细节,普通人一听就明,一点就透,但自己平时就是不会做,这就是微观体感。
只玩套路,就会越来越人浮于事,做事僵化呆板,对比小野二郎的色香形俱佳的煎蛋,我们只能煎出一只没有灵魂的“笨”蛋。
如果能够同时拥有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那就是一个优秀的职场人了。
微观体感即使听懂了,没有相应的经历积累,也还是做不到的。梁宁的说法是没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经书给了你也没有用。微观体感就是在大量的实践之中,加以不断的反思、感悟、修正和验证才得到的。
在职场中段,需要大量多样化的实践,推敲揣摩。这个阶段抱持的就是长期主义,自律以及大量的刻意练习是最重要的。毕竟按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远远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
宏观能力:打大仗
宏观能力则是指打大仗的能力。具备宏观能力的才能成长为卓越的职场人士或企业。
锤子手机的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很好,但比起小米手机,差在宏观能力。
易到用车当时的用户体验和口碑很好。周航比起滴滴,也差在宏观能力。
山高险为峰,经历过玩套路和拿微观体感阶段的优秀人士,只能比别人领先几步登上山腰,如想一览众山小,则要靠宏观能力。
对于个人来讲,我觉得是要想清楚个人到底是“要守护什么”,也就是个人的使命,就是你怎么使你自己的那条命?
然后依此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选择一套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
这当然不容易做到,这也是为什么卓越人士那么少的原因。
周瑜肯定是出色的。赤壁之战中,曹操把船舰首尾相连,本以为会形成战斗优势,却没料到风助火攻,孙刘联军以1:4的劣势兵力终得大胜。曹操不得不掩饰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可惜周瑜遇到了同时的诸葛亮,也只能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王世民老师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通用框架,是按照“道、人生、战略、战术、执行”这五个层次来积累的,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其中的“道”和“人生”两层的设计。
宏观能力正如其名,要以我们有限的视角去观察宏观的现象,只是井中之蛙怎么也看不到外面的全部,它已经超出了纯粹能力的范畴,包括了很多个人(和组织)掌控不了的因素,所谓打大仗也是时也命也。
只不过总要拼一拼的,有些人就是不甘寂寞,不然和咸鱼有何区别?
再说,万一这把赢了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