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一日的杂感
今天看到一条同学的说说,言及来山大已八周,一天听了混沌的英语与世界史,感觉整个人都是迷糊的。刚看到时,就有了转发的冲动。到现在,这种冲动已经全无,大学,慢慢混呗。
慢慢混,这种感觉在我看到这条说说时便已在心里。只不过现在更加明晰,更加坦荡。当然,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也是暂时的。在以后的忧郁或激情的日子里,这种感觉肯定会一变再变。像李斯本说的:“如果说我这些年有了什么长进的话,那就是我知道了所有的东西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今天的我与明天的我也永远达不成共识。画面推倒画面,叙事颠覆叙事,所谓创作,两手空空,以梦换梦。”大学的课程,主要是人文学科吧,感觉真是学不到什么实在的东西,我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谓混,应该是在书中混过的,考试不能挂应该是底线,其他绩点什么的,能多拿就多拿,这就行了。
读完了悲惨世界的第一卷,小时候看过的记忆在芳汀死时似乎又瞬间出现了。关于冉阿让,关于他在带回芳汀孩子之前认罪的行为,我并不敢苟同。当然,毕竟是小说,哪怕我们为主人公打算好一切,该发生的还是发生,我们只能看着他踏入深渊或走进天堂。雨果不愧为浪漫主义的主神,浪漫主义的炫目闪光,时时刻刻冲击着我。尤其对各种小人物的描写,抚养芳汀孩子的夫妻,出租马车的商人,真是到位。
对于小说,如果能从中学习到写作技法与对美的感觉,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但这往往非一般读者所能为。这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一点是小说时时刻刻都在映照着现实,优秀的小说永远在传达着人的精神,应该起着警示与鼓舞的作用。所有的人文学科,使命应该都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