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太原市作协组织我市12名中青年作家赶赴五寨县荷叶坪采风,行程安排二天。对于荷叶坪的印象我不怎么深刻,只知道那里有华北最大的亚高原草甸。但是去年去了内蒙古草原,那里地广草稀马瘦毛长的景色,让人遗憾不已,对于内地的草原,说真话,我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荷叶坪离五寨县城有近40公里的路程,公路沿清涟河溯流而上,两旁是山势陡峭的花岗岩山体,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矿区,路边散落了许多开采出来还没有来得及运走的花岗岩条石。到达情人岭山脚下,导游叫停了旅游车,因为山上有几组石头,诠释了一对情人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或许是这对情人有些害羞,突然间,下起了一阵瓢泼大雨,我们12人被堵在车里,只好在导游的介绍里臆想这对厮守万年的爱情传说。
过了店坪村就进入汾河保护区的中心地带,村里的村民已经基本完全迁出去了,茂密的次生原始森林突兀地一下子撞了过来,让一车的人脆不及防,羊群像贴在远处的山腰之上,在白云雾霭间飘荡。清涟河的水声潺潺地把一阵凉意从车窗直送了进来,江南的绿色美景像一幅浓彩的水墨画在我们眼前徐徐打开了,芦芽山被密不透风的森林遮得只剩下几步盈尺的石阶。景区的任总悄悄说,要带我们去一处不对外开放的处女地——古烟坪。
跨过清涟河的河水,在一条潮湿的水道上向北几步,我们就被带入了宛如桃花源的仙境。鸟鸣谷幽,繁华似锦,身边古木参天,风声如诉。时有小雨拂面,阴翳遮目,忽然一阵风来阳光朗照,群山如揖。遍地的旱荷拔颈怒苞,所有的人都如痴如醉,仓皇间不知道该选怎样一个背景留念,该揽那一掬的绿色入怀。方圆数亩的绿色草甸上,开满了各种各色的野花,有蝴蝶蓝宛如蝴蝶徐徐如生,一惊即飞;有铃铛铛随风摇曳,一触即响;还有荷叶坪独有的金莲花,花开如佛,端庄凝重。遍地的野草莓鲜红地挂在枝梢上,入口酸甜。让人谈之色变的野婴粟也安静的在这世外桃源烂漫地开着,纯洁得令人感动,人类强加给它的恶毒,确实不是它的本意。
沿一条小溪往上,就是有名的古烟坪。坪上是一片茂密的水草地,脚步稍一迟缓,脚下即有盈脚的水漫上来,大家在尖叫声中,趑趄前行,50米的距离已是大汗淋漓,裤脚尽湿,人如鸟栖般地蹲在横倒的枯树上。望着如海绵一样的草地,不由让人想起,曾经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有多少革命先烈在这样美丽的草地里牺牲了,而古烟坪的这块水草地现在可以说是我们山西乃至华北的国宝了 。抬头可以望见芦芽山山顶,遥远的芦芽山几个字清晰入目。山尖白云如幛,团山如簇,云雾蒸腾向上不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雷声,据说古烟坪即由此得名。
进入古石马栅,就进如了真正的荷叶坪高山草甸,次地已经高出了芦芽山几十米,森林也不如山下的高大挺拔,变得低矮壮实了。远看古石马栅山门,宛如狮猴对峙,人称猴拜狮。狮头高昂,群猴缩颈提臀战战兢兢。古石马栅内相传就是当年杨六郎圈马的地方。
到达山顶,目光一下子开阔起来,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群马奔腾,牛群四散。脚下的草原如绿毯一般。这才是真正的草原。当地的村民牵了马过来,我们一行几乎都自觉地骑在马背上了,可惜只敢在村民的牵导下前行。不时的有马群飞奔而过,有牛群慢腾腾地排队走过。据村民讲,这里的马几乎都是野马,是古时战马的后裔,在整个这块汾河流域有大约几万头的野马在繁衍生息。而牛都是附近几个县的村民农闲时在这里放养的,到大雪封山之前就赶回去了。
走了有约5里地,就到了荷叶坪的坪顶,这里有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大平台,传说是当年杨六郎放马点将的地方。坪顶有自然形成的干海子,水近盈足却雨涝不溢,干旱不枯,是牲畜天然的饮水地,可惜有一处却干枯了。在四周的森林间,还有7块面积小一些的草甸,作协的杨红光顾弄玄虚地说,它们是天上七星状排列,暗合天地之数,或许让他说对了大自然的神秘无处不在。
站在荷叶坪的坪顶向下望去,整个荷叶坪像一页旱荷花的叶子平铺在地上,雨水冲出的水道像是叶的经脉,而芦芽山就像是它的花苞一样高高地耸立入云,群山如它怒拔的颈。在这里,我们竟然碰到了来自包头的游客,看着他们骑马奔驰的英姿,不由让人感到忧虑,荷叶坪这娇嫩的叶子,还能承载得起多少人的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