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帝”的思索
少年时期,荣格一直被宗教方面的心理沖突所困扰。如前文所述,荣格曾在童年时期做过一个男性生殖器的梦,而这个梦使得他对耶稣的形象一直无法完全认同。每当别人说起耶稣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这个男性生殖器的梦。大概11岁左右的时候,尽管荣格依然不能对耶稣有心理认同感,但是这一段时间他开始对上帝产生兴趣。荣格开始对上帝祷告,而且是一种没有内心矛盾的祷告。
然而好景不长,12岁那年的夏天,一段时间里,荣格内心被另外一个矛盾的念头所纠缠。在那段日子里,荣格显得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以至于妈妈认为他得了什么病。事情起因于ー个美好夏日的中午,荣格来到大教堂广场看到美丽的景物,荣格想到世界是美丽的,教堂是美丽的,是上帝创造了这切,上帝坐在上方,在遥远的蓝天上的一个御座上…想到这儿,荣格的思结突然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空洞。郁闷、麻木的感受使他不敢再想下去,他害怕因此而犯下反对圣灵的罪行。在自传中,荣格这样描述了他当时的心理:
不要再想下去了,有种可怕的东西正在到来,某种我不愿想、甚至不敢靠近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我会犯下最为可怖的罪孽。什么是最可怕的罪呢?是谋杀吗?不,绝对不可能是这种事。最可怕的罪孽是反对圣灵的罪愆,这种罪愆是不可饶恕的。谁犯了这种罪就要遭天谴,就得永生永世下地狱。要是我父母视若掌上之珠的这个独生子,命中注定要受永生的惩罚,那他们肯定会很伤心的。为了父母之故,我可不能干这种事。我必须做的是千万不要再去胡思乱想了。(刘国彬、杨徳友译,2009,26页)
事情往往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荣格下定决心不再去关心上帝的事情的时候,他还是控制不住地要想起这个问题来。这种不愿意想和控制不住地要去想的心理矛盾使得荣格寝食难安,直到第三天的晚上,荣格再一次被这个想与不想的念头搞得无法入睡,他便索性坐起来。他想道:为什么要想自己不懂的事情呢,自己本来不想去想,又是谁让自己想的呢?还有,为什么当他正想着赞美造物主的时候,却受到了这样一种折磨呢?沿着这个思路,荣格一直想到了亚当和夏娃:上帝无所不能,他创造的也都是完美无瑕的,被上帝创造出来的亚当、夏娃也是完美的,然而他们却犯了原罪①,干了上帝不希望他们干的事情②。这件事情也是很清楚的,完美的亚当、夏娃之所以犯错是由于蛇的诱惑,而蛇又是上帝在亚当、夏娃被创造之前就被上帝创造好的。上帝创造蛇显然是为了引诱亚当和夏娃犯罪。因此,亚当和夏娃犯了原罪,那原是上帝的本意。想到这里,荣格心里如释重负,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受到心理的折磨,那也是上帝安排的。此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上帝要的是什么呢,是行动还是不行动?”也就是说,上帝是要荣格迁就上帝这个概念继续想下去呢,还是不去想呢?荣格想,既然全知全能的上帝没有站出来让荣格摆脱心理困境,很显然,上帝也是要他自己拿出勇气面对。于是,荣格鼓起了勇气,继续想那灿烂阳光照耀下的教堂顶部,继续想蓝天之上的金色宝座荣格看到一块巨大无比的粪块从宝座上掉了下来,把教堂砸了个粉碎。
荣格如释重负,体验到一种透彻感。以前不明白的许多事情,现在变得清楚了,即上帝在对人的勇气考验时,反对恪守种种传统,而不论这些传统多么神圣。有了这样的认识,每当荣格的父亲习惯地说“一个人不应该去想,而是要信仰”时,荣格内心就会想说到“一个人必须体验了才能懂得”。12岁的荣格的这句话是很深刻的,说出了人们的普遍特点,那就是只有对某个道理有了内心的体验,拥有了自己的感悟,才能懂得那个道理。学习心理学亦是如此,只有边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边用心去体验,当有了与那个理论所说的内容一致的体验时,才算是真的懂得了这个理论。不然的话,即使能把所有的心理学理论都倒背如流,也算不上真正地明白心理学。
5.荣格心理学(成长经历4)孤独的生活
这一时期,荣格开始结交朋友,学习成绩也开始好了起来,甚至一度名列全班第一。很快,荣格发现当第一并不是一件好差事,有很多同学妒忌他,并抓住一切机会赶上他,这使得他很不愉快。此后,荣格的成绩变为班里的第二,他发现这远比当第一更让他感到舒服。由于不需要竞争第一名,荣格开始对功课讨厌起来。大多数老师也认为他是一个既愚蠢又狡猾的学生。学校一有什么事出了差错,荣格便成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要是什么地方打起架来,荣格也会被认为是挑动者。但实际上,荣格只有一次真正卷入到打架里,从那次打架后荣格才发现了一些同学对他的敌对态度。在那次打架中,7个同学理伏起来突然攻击他,他进行了勇敢的反击。从那以后,无人敢再欺负荣格,同时也没有人再理睬他了。
又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荣格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因此,荣格便劲头十足地写起来。荣格满心期望这篇作文至少可以得到九十分并得到老师的点评,结果却是,老师先点评了成绩最好的那个男生的作文,然后又点评了其他一些人的作文,对荣格的作文ー直没有提及。在荣格等了又等之后,老师停了一下说道:“现在,我还有一篇文章,是荣格写的。它是写得最好的,我本应打它个一百分。但不幸的是,这却不是他写的。你从哪里抄来的呢?你给我坦白。老师的话让荣格火冒三丈,老师并不听荣格的辯解,而是一口断定那篇作文是抄袭的。这件事情让荣格一连好几天都悲愤不已,从此变得更加孤独了。
这样的事情并不仅仅在荣格的身上发生过,一两百年之后的今天,异国他乡的中国也经常会上演这样的故事。一个被老师归为“坏学生”一类的学生,即便是认真做了某件事情,老师也会认为那不是他自己做的而不予理睬。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要先入为主,而不去考察实际情况。教育者则更不应该随意给孩子们贴上某标签,然后就按着这个标签来对待孩子。当年,荣格的老师们没有预料到他们眼中的坏孩子荣格会取得比他们大得多的成就,现在,哪个老师又敢保证某个不被看好的孩子不会超过他的老师们呢?
荣格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14岁那年,为了改善荣格的身体状况,父母将荣格送往昂特列布希进行治疗,这是荣格有生第一次单独置身于成年人之间。在治疗期间,一位化学博士给荣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博士偶尔与荣格谈上几句话,有时也会和荣格一起打槌球,这样的经历使得荣格获得一种进入成年人行列的感觉。这次疗养结束的时,爸爸接荣格回家并一起到卢塞思( Luzern)度假。当荣格站在维茨诺一座高山上,远望草坪斜坡上宫殿式的大饭店,荣格仿佛看到了长大、独立的自己。
在荣格16-19岁的这段岁月,他内心的矛盾新渐消散,他所获得的更丰富的只是逐渐渗入或压制了那直觉的预感的世界。荣格开始系统地探究他感兴趣的问题,特别是哲学,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吸引了他。但他探索的最大发现是叔本华。叔本华是第一个提到这个世界是痛苦的人,他还提到了混乱、情欲、邪恶。荣格赞同叔本华对世界所作的阴暗的描述,但不喜欢他的解决办法。康德的著作,特别是《纯粹理性批判》使荣格获得了比叔本华悲观世界观更大的启发。这使荣格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产生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他甚至鼓起勇气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
荣格显然经历了一般孩子不曾有的困惑和痛苦。霍尔①认为:
荣格描绘自己的青年时代是一个孤独而书生气十足的人,为宗教问题和哲学问题所苦恼,对世界充满了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他显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就像他以后将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一样。但是许多具有和他同样气质的孩子,却始终没有显出任何卓越之处。他们往往流于幼稚肤浅,或者成了精神病患者,要不就是在种种怪癖中消磨了自己的一生。(冯川译,1987,9页)
荣格说,两种人格(少年的真实的形象与18世纪老人的形象)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贯穿了他整个一生,但这两种人格的存在并非是我们常说的人格分裂。荣格认为,在他的一生中,第二种人格更具有重要性,而且他也总是尽力为想从内心走出来的一切腾个地方。不论是否是巧合,有着如此深刻内心体验的少年荣格,若干年后成为了一个研究人类心理的心理学家。
5.荣格心理学(成长经历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