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打开尘封已久的《认知天性》这本书,翻开首页,一句:“万千智慧始于记忆”映入眼帘,顿时内心沸腾,无法平静。
作为常年带高三的艺术生历史教师,令我一直困惑的,无非是怎样在艺考后,抓住最后几个月高效备考,不至于浪费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
我曾多次思考复习方案:
1.如果老师引导,把时间就给学生探讨,结果如何?由于学生基础不太好,再加上高三上学期几乎不怎么学文化课,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这种复习方法的时间显然时间不够用,无法在3月份左右完成复习方案。
2.如果老师讲,把难点和高频考点讲透,结果如何?这种方法老师能按计划完成复习任务,但学生能掌握多少,那就看学生的听课效率了。
3.如果老师讲过之后,先让学生读背记忆,再做题练习,对大部分自觉的学生来说,效果不错。
4.如果老师讲过之后,没有经过记忆,两天之后基本白讲,效果可想而知。记忆必须反复记忆,重复记忆,经过一段时间量的积累,才能融会贯通,学生才能顺手。
因此,“万千智慧始于记忆”,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很羡慕那些坐的住,读的下,坚持阅读的人,更羡慕那些读了还能用心记,随处用的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