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人类新生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就提前出生了。
但这事儿说来话长,你得有耐心听我解释才能了解其中奥妙。
这世上很多动物压根不照顾幼崽,比如海龟只管把卵埋在沙滩里,就算尽到母亲的责任。至于许多鱼类甚至直接把卵排放到水中就算完事儿。虽然也有许多种鱼会照顾幼崽,但照顾幼崽只有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才变得相当普遍。
进化生物学家,通常将照顾幼崽的繁殖方式,称为精养,而将海龟和鱼类那种繁殖方式,称为放养。通常精养的动物一胎所生的幼崽数量极其有限,极端者只生一个,不那么极端的通常也就生十几个。但放养型动物则不然,它们一次生数十乃至数百直至成千上万。可以想见其后代的成活率必然非常之低,不然地球早就被这些放养型动物占满了,没有其它动物的立足之地了。
可人类对幼崽的照顾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甚至堪称丧心病狂的程度,如果按照当前网络上弥漫的情绪和舆论,如果你生了一个娃,那在你死之前你都得照顾她或他,否则你就不算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是否合理。总之,人类对娃的照顾,的的确确是其他动物望尘莫及之事,即便只和我们的近亲动物灵长类比较也同样如此。
由此就成为一道难题,为何人类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崽呢?
乍一看,答案似乎非常简单,因为人类幼崽极其脆弱啊。
在生命的前两个月,这些未来的熊孩子,连自己抬头都做不到,要到4个月大的时候,才会翻身,6个月左右才能自己独立的保持坐姿。9个月的时候,尝试第一次站立,这时候终于可以叫做人了,毕竟站立是人类的特色嘛,要到1岁左右才能尝试走路。
可为什么人类幼崽如此脆弱呢?
简单的答案是,因为人类新生儿的大脑是哺乳类动物新生儿中最不完善者。
诸位别急着喷,我知道人类的大脑很牛啊。
但请注意,这里对比的是新生儿大脑的完善程度,其评判标准就包括大脑操纵肌肉的能力和身体协调运动的能力,显然新生儿在这方面与别的动物比简直是负分。哪怕只与我们的近亲黑猩猩相比,人类的新生儿得妊娠到18~21个月,新生儿大脑的完善度才能与新生的黑猩猩相提并论呢。也就是说出生9~11个月的幼儿,其大脑完善度,相当于刚出生的黑猩猩。注意,黑猩猩的妊娠期并不比人类的长,它们大约妊娠230~250天,而人类则是259~280天呢。
既然人类的大脑很牛,为何人类新生儿的大脑并没有赢在起跑线上呢?反到在起点的时候,如此的脆弱无助,没有一堆成年人的协助,就死定了呢。
如今进化生物学家将原因主要归于两点:
正因为人类的大脑太牛了,以至于它不能在母亲体内发育完善才出生,因为那样就会遇到一个极其尴尬的问题,过于巨大的头颅将无法穿过母亲的产道,最终就是母子双亡。
由于直立行走,让母亲的产道无法进一步扩大,以容纳大大大大大头宝宝。所以人类的宝宝在大脑仅仅发育到大约1/3~1/4的时候就匆匆忙忙的出生了。就这个角度而言,在哺乳动物界,说人类都是早产儿那是相当合适的。大脑发育的极度不完善,让新生儿成为哺乳动物中最脆弱的小家伙。就为了照顾这个脆弱的小家伙,人类这个物种甚至演化出了家庭和父权/母权社会,由于未知的原因,大多数人类社会是父权社会。
不过,当前也有另一个新观点认为,并非因为母亲的产道无法进一步扩大,而是因为母亲无力支持胎儿进一步发育的能量需求,因此必须让胎儿提前出生,通过乳汁和食物来养育,而无法再通过胎盘来支持胎儿的营养需求。
虽然人类的宝宝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没关系。新生儿的大脑体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会再翻倍,而其他哺乳动物新生儿的大脑可没这本事,我们大脑的上限远远超过其他动物。实际上,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一直延续到成人阶段,只不过在生命的第一年的变化最为耀眼夺目罢了。
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比较。黑猩猩幼崽在出生时大约拥有一半的脑容量,而人类则只有1/3~1/4,虽然人类新生儿的脑容量其实比成年的黑猩猩都多,但功能极不完善。
从新生儿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是人类大脑发育的漫长旅途,需要父母持续的照顾和引导,让年轻的新人类逐步融入人类群体和社会之中。不错,人类享有自然界最奢侈的发育和成长过程,但所有这些奢侈的付出,在人类大脑无以伦比的才能面前都是值得的,而你我能通过网络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证明 。
我们非常脆弱,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没关系,因为我们拥有无限潜力,我们的未来,是那些出生就会游、出生就会爬、出生就会跑的动物,不可能拥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