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二】感想
在这一章老子是描述了那些对道领悟比较深的人的模样,但是这种人却又很难描述清楚,只能够勉强来描述。比方说处事像冬天里在河上的冰上走一样,说不定就会遇到危险,需要很小心,也会小心身边的人,说不定就有不好的影响,与人相处就好像自己是客人一样有礼等等。但是如果要来学习这种描述却很难去学习,不过接下来就讲了较为根本的东西。外在的事物看似有些浑浊,但能够让它静下来变得清楚,也能够从混乱中找出头绪让道源源不断的流动。也正因为人不自满,所以道才可以不断的更新流动,也因此对道的领悟会变得越来越深刻。如果自满的话,道可能就不会流动了,也就丧失了不断更新的可能性。
【三】提问
1、为什么人会自满?
人的各种行为来源于其思想层面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这种价值观也就是来源于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这种认知虽然很难描述出来,却又是的确存在的。因为认知不同,所以人在面对各种事物的感受和处事方式不同。但是这种认知是否就是准确的呢?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常见的就是会形成固定的认知模式,它可能就是来源于经验层面上的。自满的一种表现,也就是只认为自己认为的是对的,而不会去考虑他人的建议,或者再去更改自己的想法。自满还有一种表现,也就是满足于当下的处境,却对外在的变化视而不见,也不会想着去顺应外界而有所变化,因此只想要延续当下的状态。
可能这种认知上的自满是来源于人性,因为人是喜欢自己所认知的是对的,而不愿意去怀疑自己的认知。还有处境上的自满也是希望去维持当下表面上的安定。而不自满的结果就是需要去更新认知,去改变处境。这种变化可能是会带来一些不适应,因此人会去抗拒这种变化。
2、不自满的好处有什么?
可是世界一直都是处在变化之中,不顺应时代的结果可能就是被时代所抛弃。所以如果个人可以保持不自满的状态,比方不会认为自己认知的已经是全部,不会认为自己认知的就是正确的,那就可以更加客观的来看待自己的认知,并且去在实践中来完善自身的认知。还有对于自身的处境,也可以去跟随外界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比如个人和公司的发展,如果自满的话也就不会再想要去成长了,因为不自满所以才能够去不断的成长。
3、如何破除自满?
对于道体而言,道是在不断的流进和流出的。对于个体而言,道是可以流进比流出多的,这样个体就是处在不断蓄积能量的过程之中,具体的比如说个人的认知在越来越深刻,财务在不断的增长,企业规模在不断的壮大。而当个体开始有自满的想法时,因为觉得自身已经满了,就会觉得已经不能再增加了,结果也就只能不断的流出了。但不能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自身容器的限制,如果可以再来完善容器,可能又能继续增加了。因为这种自满的想法也完全是来源于自己,破除它的方式也就是让内心回归虚无,不去主动的给自己设定界限,而是可以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它。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自己也都是可以让能量体去不断的增长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