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上执政书»片段
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底,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期间,还教授《艺文》和《易经》两门课。范仲淹在此留有众多遗文,如《上执政书》、《南京书院题名记》、《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唐异诗序》等。
《南京书院题名记》在当时也是名噪(造)文坛和教坛的,文章讲述了应天书院发展史,办学经验,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办学的主要成就等。
《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是范仲淹通过朱从道这个名字的阐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圣贤之道 ,学会做人,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范仲淹讲到"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才,陈正教。"重视学生和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是出贤才的地方。
《上执政书》是范仲淹执教应天书院期间,身为臣子敢于担当责任,位卑言轻却冒获罪之险向朝廷以宏文万言上书,倡言改革。《宋史》将《上执政书》与《隆中对》相提并论,将范仲淹与诸葛亮相比,足见其评价之高。
«上执政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北宋王朝从五代十国的动乱,到统一,巩固,发展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三代帝王,从1012年开始,朝政采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方针,治理国家。但是仁宗年少,太后携政,佞臣当道,四民堪苦,官宦堪腐,政弊堪剧。存在冗官,冗费;土地兼并;官吏腐败;边备久废,等各种灾难隐患。
范仲淹母丧去官,守丧应天府期间,受留守晏殊聘请,主持并执教应天书院。他以史为鉴,深知国家隐患的严重性,他以超乎常人的预见性,强烈的爱国心,高度的责任感,"破除守丧不言国事"的禁律,"冒哀上书",向宰相府提出了迫切的改革方案。
片段
自我宋之有天下也,经之营之,长之育之,以至于太平。累圣之功,岂不大哉!然否极者泰,泰及者否,天下之理,如循环焉,惟圣人设卦观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非知变者,其能久乎!此圣人作《易》之大旨,以授予理天下者也,岂徒然哉?今朝廷久无忧矣,天下久太平矣,兵久弗用矣,士曾未教矣,中外方奢侈矣,百性久困穷矣。朝廷无忧,则苦言难入;天下久平,则倚伏可畏;兵久弗用,则武备不坚;士曾未教,则贤材不充;中外奢侈,则国用无度;百姓困穷,则天下无恩。苦言难入,则国听不聪;倚伏可畏,则奸雄或伺其时矣;武备不坚,则戎狄或乘其隙矣;贤材不充,则明器或假于人矣;国用无度,则民力已竭;天下无恩,则邦本不固矣。倘相府思变其道,与国家磐固基本,一旦王道复行,使天下为富为寿数百年,由今相府致君之功也;倘不思变通其道,而但维持岁月,一旦乱阶复作,使天下为血为肉数百年,亦今相府负天下之过也。昔曹参守箫何之规,以天下久乱,与人患 ,而不敢有为者,权也;今天下久平,修理政教,制礼作乐,以防微杜浙者,道也。张华事西晋之危,而正人无徒,故维持纲纪,以延岁月,而终不免祸,以大乱天下。今圣人在上,老成左右,岂取维持之功,而忘磐固之道哉?
某窃谓相府报国致君之功。正在乎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也。
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也。就是著名的十八字方针上奏宰相府,极论天下事,提出的他对北宋政治亟需改革的建议。
应天文化~我们的骄傲
文/裘艳敏
2018年5月30日
当«岳阳楼记»的声音跨越时空
文化鼎盛位居世界前列的北宋
一代名臣范文正公
在一千年的时光中
"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精神
一直被后人传颂
"天地间第一风流人物"的范公
求学执教的应天书院
一直屹立在商丘睢阳古城
岿然不动
商丘归德府节度使赵匡胤的兵权隆重
开创了三百多年历史
史无前例的北宋
北宋陪都南京应天府
成就了商丘经济文化的火红
应天书院民间办学的典范兴隆
由宋真宗亲下的升格为官办的诏书
悬挂在商丘应天书院的大厅正中
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高等学府
国子监再次被朝廷亲笔钦定
州郡置学,天下庠序视此而行
应天文化我们的骄傲
钻木击石取火的燧皇
手持圣火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应天文化我们的骄傲
守候火种的阏伯
凝望天象用二十四节气
指导着我们的秋收春耕
应天文化我们的骄傲
"三百里梁园"的梁孝王威武勇猛
华夏史上第一个文学会馆
在此诞生
应天文化我们的骄傲
真正的勇士张巡
杀妻妾飨三军
用几千名士兵抵抗十多万叛军
用无人可比拟的英雄气概
保住了江淮保住了大唐保住了睢阳古城
应天文化我们的骄傲
儒道墨法,诸子百家
在我们这里生根发芽
厚重的历史古老的文化
一定能走向世界
结果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