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裂中走出来的《美丽心灵》
作者:star
《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不得不说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全面上映于2002年初,获得第74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朗霍华德也凭借此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诚然,影片距离真实的纳什,是多少有一些偏差的,如果想要了解可以去搜相关的资料。我们不谈现实中的约翰纳什,来说说这部电影。
影片以一种艺术的真实,讲述了约翰纳什这个具有精神病症的伟大人物传奇的一生,并用浪漫的笔法描写了约翰纳什与妻子相爱相守的经过,让人动容。看过电影的人都会为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感动,丈夫走了很严重的精神疾病依然不离不弃,在那个暴雨交加的夜晚,纳什妻子失声痛哭的时候,我相信看过那部电影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英语课上,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Nash的妻子Alicia是一个难得的好女人,那段““You are the reason I am.” "You are all my reasons".”感动了我许久。
近日惊闻Nash夫妇双双被车祸夺去了生命,念一句阿门,心道这也许是劫数已到上帝却不忍分开这对情深伉俪。 再后来细看后续报道,才得知现实生活并不是这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剧情。
得知他儿子真实情况不久,我终于见到了约翰·纳什本人。大一末的某天偶尔在路上走,迎面走过来两个老人,男的高大而干枯,女的矮胖而臃肿,他们穿着正装,大约要参加什么仪式。我认出了男人是纳什,很兴奋地推推边上同行的朋友。他说,“早看到啦。”我又问边上的女人是谁,“还有谁?当然是他老婆。”我心里又吃了一惊,这形象与詹妮弗·康纳利饰演的美丽妻子实在相差太大。朋友看我怔怔的,便半是劝慰半是嘲讽,“年轻的时候大约挺漂亮的,现在老了嘛。说起来,《美丽心灵》里讲得他们如何神仙眷侣,其实他疯了不久后她就要要求离婚,这么多年他们住在一幢房子里,只是同住人的关系,直到2001年拍了电影,他们才又复婚。”两位老人从我们身边走过,步履蹒跚,一声不吭,他们间是那么疏离,既像是陌生人的疏离,又像是熟识无睹太多年的疏离。《美丽心灵》在我心中营造的那个关于爱的奇迹的泡沫就这么被戳破了,我只看到一个寻常老人的卑琐晚境。 By 沈诞琦 From 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
看完还是唏嘘了一下,不过也许这就是现实吧,生活往往比电影情节要曲折的多,也戏剧性的多。我并无这样的机会实实在在的见到漫步校园中的他们,即使有缘,也未必能从眉目间揣测到他们之间的感情。
课堂上的初见。喜欢极了詹妮弗·康纳利这样的表情,妙龄女子的自矜和倾慕表现的淋漓尽致。
也细想过究竟是什么使这样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不世出的数学天才,美丽的有才气的学生。没有答案,也许就是没有原因的你情我愿心照不宣吧。
第一次正式约会 影片截图
我还记得那个折好手帕塞在西服胸口的口袋里的场景,带一点心机和满满在乎的贴心,怎能让人不动心呐~捂脸~
比划星星的理科男,算第一次有点点预谋的身体接触吗,有点浪漫
OH CHEMISTRY ! I SEE SPARKS.
去精神病院探望Nash,眼里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爱和自怜o(︶︿︶)o
婚后,Nash的精神分裂在压力下愈发严重,最终开始影响正常生活,Alicia一个人拉扯孩子,还要忍受Nash不稳定的病情,过的也许并不舒心,再也不是婚前那个抱有幻想的少女了,但是她依然端庄,优雅,一笑之下依然明艳不可方物,更添一种岁月的积淀。莫名想到文革时期的郭四小姐啊,和严歌苓小说的女主们,无论身处何地,境况何如,始终抱有对生活的热情,爱生活,会生活,不屈服的倔劲儿,就是一种终生的优雅。遑论年龄,优雅的女子,二十岁有二十岁的优雅,三十岁有三十岁的优雅,始终如一,因为她们有自己的精彩。
偶尔病情稳定下来的小甜蜜细节。Nash也曾经试图停止服用药物,因为不能respond to his wife,结果连续数日的停止服用药物最终使他的幻觉愈发严重,差点导致他们的儿子被溺死。然而,亲眼目睹过丈夫电击治疗的Alicia不忍心Nash的后半生都在精神病院经受这样的折磨,虽然Nash一再表示处于幻觉的自己并不能保证妻子的人身安全,但Alicia却坚持要留下来帮助丈夫渡过难关。Nash是无奈的,一个曾解开过无数迷思、研究出颠覆了经济学天与地的全新理论的大脑,却始终无力化解内心的心魔,He can no longer find an exact solution to this.此刻Nash的内心一定是五味陈杂的。Alicia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并不在脑子里,可能在心里。在他心里,也在她心里。
多年携手走来,岁月侵蚀了他们的容颜,却让他们的爱情日渐笃定,仿佛那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有争吵,有甜蜜,有苦痛,也有相谅相容,浪漫从未从他们的家庭里消逝,就像欲望都市里夏洛特说的那样,“Not all day every day, but every day.”不是每天每时每刻都是浪漫幸福,但是每天都有盼头,都有哪怕一丁点浪漫的影子,就足够了,不会单调,亦不至沉沦。
好像生活使我们在苦难里不断坚持下来的动力,就是这样一个个小确幸,它们的存在就是点燃我们生命活力的火花朵朵,使我们的坚持有了意义。
现实中的他们
愿在天堂幸福
这部电影被推荐为优秀的心理影片还有另一个原因。
电影中,纳什大学的时候幻想出来一个室友,工作的时候幻想出来一个特工老大,之后又幻想出来一个小女孩,这些是什么?
实际上从心理学上讲这些幻想都是他自己。他想要研究出他的原创理论,但是生活中总是遇到坎坷,他沮丧,他难过,他的心不断的攻击他自己,为什么他还不能做得更好?
后来他工作了,解决五角大楼的难题,就在那时看到了特工老大,那时候他的生活虽然偶尔有世界性的难题,但是他的生活是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上班,工作,下班。但是特工老大的出现让他改变了。他是个不平凡的人,他幻想着自己是个特工,国家离不开他,世界也离不开他,他的心把自己推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去,乃至后来他想象俄国人来抓他,他都觉得自己是个非常重要的人。 这些都指明一处,他不接受平凡的自己,他始终在攻击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差劲,为什么我还不厉害。实际上,像我们一样,也觉得自己很差,渴望做出一点变化,告别平凡。可是,生活中充满了平凡,你我都是平凡人,纳什也是,只不过他的冲突更强烈,已经到了病症的程度。
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后来真正的接纳了自己,相信很多观众都记得纳什领了诺贝尔奖之后,在大厅里依旧见到了室友、特工老大还有小女孩,那时的他已经不再暴躁,不再癫狂,不急着去让他们消失,他们就在那里。 心理学上常讲接纳。有个朋友问我:我总是觉得自己很自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自信起来,克服自卑?
其实,从来不需要什么克服,要的是接纳,是的,生活里我们常有不如意,我长得没有别人好看,我没有别人高,我喜欢的女孩就是不喜欢我,我写的答案都没人看,看了还没人来赞。。。就是这么多不如意让我们困惑,苦恼,痛苦,我们拼了命的想改变,拼命,奋斗,写字难看练字,身体弱玩命锻炼,却很多时候不尽如人意,那一刻也不接纳平凡的自己。后来纳什很平静的看着幻想出来的三个人,很平静。他也接受的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为谁打造的生活,都会有不如意,不完美,学会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知道自己没有很高,没有很帅,没有来赞我,我们依然可以每天活的很开心。
学会爱自己,生活才开始。
【回味经典】
I've always believed in numbers, in the equations and logics that lead to reason.
我一直相信数字,不管是方程式还是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
But after a lifetime of such pursuits, I ask, "What truly is logic? Who decides reason?"
但经过终生的追求,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
My quest has taken me through the physical, the metaphysical, the delusional -- and back.
我的探索带着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幻觉,又回来了。
And I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my career,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my life. It is only in the mysterious equations of love that any logical reasons can be found.
在事业上,我有最重大的突破,在生活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神秘的数学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
I'm only here tonight because of you [his wife, Alicia].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全是你的功劳。
You are the reason I am. You are all my reasons.
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以上是电影中Nash在诺贝尔奖颁奖礼的发言。这篇发言似乎在告诉我们爱创造了逻辑,爱带来了生机,爱让他成功。可是这和电影的名称“美丽心灵”有什么关系呢?你可以认为Nash,Nash的妻子,甚至于一直接纳他的普林斯顿大学有一颗beautiful mind。不过我想电影想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也不仅仅是beautiful mind,就好像杨朔的散文,题目就算是《荔枝蜜》,结尾也能联想到我们穷苦的劳动人民(他的散文好像都是这样政治正确)。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杨朔的结尾一般是狗尾续貂,《美丽心灵》的结尾却是一种升华,而love也是beautiful mi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