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9156/6bd65edfd153aec4.jpg)
一个缺乏心理助人意识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助人的。这话适合于所有心理助人者,不只是专业咨询师。如果不信,看看那些总是唠叨不断,一边为儿女“干”着又一边“怨”着的父母就知道了!纵观儿女、父母和亲子关系的悲剧,无非就是违反了助人自助的原则,从而使得依赖得以持续满足的结果。
哪有例外呢!
————李克富
作业:
一、复习并掌握如下内容
1.“要对来访者的‘依赖’时刻保持警觉,要能够做到通过求助者的言谈便立马能区分开依赖的四种形式:不易察觉的依赖?阻抗式依赖?间接的依赖?直接依赖?”
2.“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迅速通过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去发现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然后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并协助求助者解决其心理问题!”
3.“心理问题都是当事人逃避的结果,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从直面开始。因此,心理助人绝非告诉求助者‘怎么办’或者直接替代就能万事大吉,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去探讨求助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去发现到底求助者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
二、认真阅读并体会“咕咚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9156/b6c9d08c35f689d8.jpg)
1.依赖的四种表现形式
不宜察觉的形式
“您帮我分析分析,我为什么见到他就想发火呢?”
阻抗的形式
“您让我思考孩子不愿和我交流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
间接的形式
“您说我是选张某,还是选李某交往好呢?在感情这事上这件事上,我该怎么办呢?”
直接的形式
“您直接告诉我,我离,还是不离婚吧!”
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是依赖最基本的特征。
2.依赖产生的原因
(1)来自于求助者的原因
①有些求助者可能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咨询师通过促成求助者的心理成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希望咨询师主动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当咨询师提出问题请其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时,求助者会产生依赖。
②有些求助者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依赖个性,遇事不是靠自己去解决,而是等待他人、依靠他人、要求他人,企图由他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③有些求助者的个性懒惰,有时明明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但不肯付出努力,等待他人现成的帮助。
④有些求助者虽然愿意解决自身的问题,但不愿意承受抉择的痛苦,希望咨询师替自己做出选择,把选择的痛苦转嫁到咨询师身上。
以上是关于咨询中依赖的类型和原因。这不光只发生在咨询室中,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遇到。观察一下您身边总不乏有家长朋友们唠叨不断,一边为儿女“干”着又一边“怨”着的父母。纵观儿女、父母和亲子关系的悲剧,无非就是违反了助人自助的原则,从而使得依赖得以持续满足的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9156/275e718dcc6b7977.jpg)
“心理问题都是当事人逃避的结果”,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从直面开始。因此,心理助人绝非告诉求助者“怎么办”或者直接替代就能万事大吉,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去探讨求助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去发现到底求助者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李克富
夫妻之间,亲子间都要注意依赖带给我们的不光是正面的爱情、亲情。过分的依赖还会影响相互的关系,对个体成长无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