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继续每日的整理,孩子该穷养还是富养?
相信通过这几年的“思维更迭”,很多人都会认为“XX要穷养,XX要富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物质的贫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我们的金钱观。
为什么长大后的你会守不住财,甚至有财富不配得感,这其实和你小时候的贫穷经历,以及父母带给你的金钱观是分不开的。
小时候在物质方面比较优渥的人,长大后他与财富的关系也会更好,他的财富能量也会更强大。
所以,如果你的能力许可,孩子的需求也是正向、积极的,而恰好你也愿意,请满足一下孩子的需求。
如果不能满足,也请和孩子表明你的态度,“虽然我有这个能力,但它不符合我的价值观”。
这样,如果孩子确实想要,他就会去想其他的办法,比如计划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达成梦想,等等。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很好的赚钱能力,却要举全家之力,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送孩子上最贵的学校……
一味地压抑自己所有的需求去满足孩子,这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真实的养育,除了物质的富养,还应该包括精神的富养。
倘若你有能力,却制造各种物质的障碍,不去满足孩子,只会引起孩子深深的恐惧,甚至产生怀疑,“爸爸妈妈真的爱我吗”?
这当中,也有一部分人会因此产生报复性的消费心理,甚至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
因为不曾拥有,所以迫切期待!
林曾经是一个非常懂事且爱学习的女孩,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父母也是时常教育,让她省着点,而她也非常听话,穿的用的也都是姐姐们穿过用过的……
一直到大学毕业,她都是传说中的“邻家女孩”,乖巧又懂事,学习成绩也特别好。
可是,她也有自己的烦恼,自打工作后,有了自己的薪水,不上班的日子里,就会忍不住想买买买。
好几次也劝诫自己,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就最后一次了,可还是没能忍住,下一次又继续,严重时甚至连剁手的心都有了。
直到后来通过学习才明白,原来与自己小时候想穿新衣服,却一直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有很大的关系。
与之相反的是,有些人却从不敢踏入奢侈品牌展厅半步,总觉得那些东西太贵、太奢侈,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配得感。
哪怕看同事穿着好看,自己也很想拥有,却终是下不了决心。
所以,无论穷养富养,先做自己的主人吧,做好自己的导师,才能做好孩子的导师,并最终收获物质和精神的富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