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 隆波帕默尊者开示
正确的禅定是什么?那就是心不走入两个极端,而安住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修习的禅定若不正确,智慧便不会产生。有人认为必须有禅定才产生智慧,这是对的,但只对了一半。心中立且安住于能/所分离的禅定,才产生智慧。不是任何禅定都产生智慧。十多年、二十年以前,隆波出来教导的时候碰到特别多黏着在禅定的人,一味的相信有定就有慧,却不知道禅定有几种。佛陀以前就有各种禅定方法,但是为何没有人体证道、果、涅槃呢,因为那些禅定并不是正定(正确的禅定)。禅定分两类,一是邪定,这类禅定没有正念/觉性,心是属于不善的,也同样可以产生禅定。比如,打坐以后看到这个、那个,看到佛、看到鬼、看到天神,认为是真实的存在。可是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如果不精通,就会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我们会认为旁边有鬼在听法,如果回头仔细看,啊!真回头啊!(笑)便会怀疑身边是不是真的鬼。也有很多人认为身边有天神,一点点空间坐了许多天神还绰绰有余,可以轻松自在的聚集起来,因为生命形态不一样。假如不精通所修习的禅定,就会产生困惑而以为人是鬼、鬼是人,总之一团糟。禅定之中若没有正念/觉性,就是邪定。最好的正念/觉性是四念处的正念/觉性——觉知身、觉知心。任何正念/觉性都同样是善法,但不见得都是最好的善法,比如当我们的心想到所做的布施等善事,就会产生普通的正念/觉性,但不是四念处的觉性。真正四念处的觉性是有正念的觉知身、觉知心;觉知名、觉知色。普通的觉性不会引领我们体证道、果、涅槃,真正引领我们体证涅槃的觉性是四念处的觉性,是觉知名(心)、色(身)之以实际真相的觉性!佛陀教导的四念处非常殊胜,有人七天、七个月、七年就开悟了,有人甚至一天就开悟而体证阿罗汉。我们要修行四念处,觉知身与心。如果在禅定之中没有觉性,那是一种邪定,不要练习。那些完全把心外送、毫无必要的看到佛陀、天神的邪定,根本无须练习。那个能够看到身、心、看到烦恼的觉性是更为神奇的,是引领我们离苦的路。禅定之中的正念/觉性同样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有觉性,另一是觉性与智慧同步。只有觉性的方法——比如观出入息,心一直锁定在呼吸而不跑到其它地方,那同是修习四念住的觉知身、心,但得到的却是奢摩他。四念处的修行可以分别导向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别以为只导向毗婆舍那。有正念的觉知身与心,只是奢摩他。看到腹部起伏是奢摩他,看到经行的脚步移动是奢摩他;其中都不包含智慧,因为没有现见三法印。具备觉性又具备智慧的禅定是最好的,有正念的觉知身、心,有正念的觉知名、色,有智慧的看见名与色的三法印,这是圆满的四念处。我们要提升自己来到这种禅定。首先,训练心具备正定,直到心安住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而不是左思右想、造作、修饰、演绎、专注、紧盯者。心一旦变成知者、觉醒者、喜悦者,就可以带着正念观身、观心,观身和心的三法印(也就是身与心的实相)。为了见到身心的实相——三法印,心一定要安住并且保持中立。隆波常常教导大家要有正念地觉知身、觉知心,以安住且中立的心,以身心的实相来了解身、心,实相就是三法印。我们要训练心具有一定质量,能够觉知到身心的实相,心安住且保持中立。这类有质量的心没有迷失在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忘记身、心;如果忘记身、心,就没有禅定,也没有四念处的正念,或许有普通的正念,或者可能完全没有,这是属于不善心。普通的觉性比如想听法,想到隆波帕默,心跑去和隆波一起,心是善的,但不是四念处,因为没有回观身与心,而是是去看隆波、佛像或思念佛陀。至于迷失而忘了自己,那是最糟的,那样的心完全无法被使用。但是这类心是最常升起的,也是最自然的,我们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忘了自己,只注意到别人/别物,从不注意自己。早上醒来,就没有觉知身、心,就只想着其它人与事,比如今天约了谁,要做什么,全都是身外之事。心的自然特性就是持续外驰!龙普敦说:别把心往外送。但他接着说:心的自然特性就是一直外驰。别把心往外送的意思是——训练心得以安住,有正定开发智慧。但一般人或说许多众生都无法如此,包括没修行的天神。我们一直注意到他人/它物,忘了自己的身与心。比如发生了车祸,只在一边撞车,结果却导致两边堵住,每个人都有兴致想看,有人很怕,特别怕,想知道人死了没有,看到车翻在那里。请问他会看吗?——看。想看,如果场面不是特别恐怖,就会看久一点。也有业报现前的人,本不想看到死尸,就换到另一边看,结果发现尸体刚好移到了另一边,这就是不善业报的现前,看到了不好的、恐怖的东西。我们一直关心外人外物,心从不跟自己一起,这就是没有正定,心跑到了外面。普通人一直迷失在看、听,想,孤身没东西可看可听时,就一直在“想”,有时只关注到自己在想的事而忘了身心,心没有与自己在一起,这就是没有正定。真正的正定用泰文来说,就是指心与自己在一起,没有外驰而忘记自身。所以说,头号敌人是没有正定,心没和自己在一起,跑到想、看、听之中,始终动荡不安,有身忘记身,有心忘记心,这样的心缺少禅定,更无法开发智慧,因为没看到身、没看到心,怎么可能看到身心的实相呢。瑞阳居士译偲程、胡健校对
作者:释亮世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ee3dd1960c5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