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人文社科
走进佛陀,认识佛法之七: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

走进佛陀,认识佛法之七: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

作者: 道晞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05:06 被阅读33次

    转自:济群法师

    走进佛陀,认识佛法之七: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

    七、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

      佛陀出现于世,降魔成道,说法度众,给我们指出了三条道路,分别是人天道、解脱道和菩萨道,又称三士道,是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施设。其中,声闻经典重点开示解脱道的修行,大乘经典重点开示菩萨道的修行。而这两类经典都有人天善法的内容,以此作为一切修行的基础。

      1.三士道

      (1)人天道

      人天道,包括人道和天道。相对而言,天道生活环境最好,可以尽情享乐。它不仅是世人向往的乐园,也是很多宗教认为的终极归宿。但佛教认为,天堂过于享乐,生在其中是无法修行的,一旦天福享尽,还是要堕落的。就像坐吃山空的富家子那样,虽然眼前境遇很好,但只会消耗福报而不能积资培福,终有家财耗尽的一天。相比之下,有苦有乐的人间更适合修行。因为苦,才会让人生起离苦得乐的愿望,寻找离苦得乐的方法,所以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学佛修行,首先要具足人的身份,所以要修习人天善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些众生根机尚浅,如果直接说出离心,说菩提心,是很难被他们接受的,这就需要有一个过渡。因此在《阿含经》中,佛陀经常是“先说端正法,后说正法要”。端正法,即世间的福报庄严,告诉人们,要布施持戒,修习善法,最终才能生天享乐。这也是大众最为普遍的诉求。佛陀说法是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既然大众热衷于此,便以此作为接引手段,等他们从中受益了,再进一步加以引导,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也属于人天善法的范畴。在引人向善的作用上,和佛教的人天道有相似之处。但我们要知道,佛陀的三乘教法是一个整体,人天道只是其中的基础部分,目的是导向解脱,成就菩提。如果简单地将儒家乃至其他宗教善法和佛教的人天道混为一谈,其实并不妥当。在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为了方便佛教传播,古德作一些融合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使佛教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但到今天,佛教已传入两千多年,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完全可以直接接受佛教思想。如果还要为他们先讲儒家,再讲佛法,甚至认为这是学佛的基础,显然是不合理的。当然,这个方法可能对某些人适用,但并不具有代表性,更不是必经之路。

      人道,属于六道之一。所谓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种生命形态。这些生命形态的差别,就来自心念的差别。可以说,轮回就是心相续的外化,因为心念的不同,发展出不同的生命轨迹。虽然我们目前在人道,但有没有走好呢?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当我们内心处在无明和愚痴之中,只是为了衣食活着,没有任何精神追求,那与动物有何差别?当我们内心处在贪婪和饥渴之中,永远没有餍足,永远都想攫取,那与饿鬼有何差别?当我们内心处在嗔恨和愤怒之中,对任何人都充满敌意,那与地狱有何差别?所以说,六道未必要通过死亡来切换,在今生,在每个当下,我们随时都可能流转六道。

      怎样才能不负人身,进而完成它的最大价值?首先要具备做人的德行,这也是我们在未来获得暇满人身、继续修行的保证。其次还要明白,无论做人或生天,都是有漏的,不究竟的。得到人身的意义,在于用它闻思佛法,修行解脱,这才是学佛的核心所在。

      (2)解脱道

      什么是解脱?就是解脱烦恼,解脱执著,解脱生死,解脱轮回。这就需要深刻意识到五欲的过患,以及轮回的痛苦本质。在人天道的修行中,是以得生人天为目标。但在解脱道的修行中,要把曾经的目标作为舍弃对象,要看到人天之乐的过患,看到轮回六道的过患,从而生起解脱之心。有了烦恼痛苦固然要解脱,有了名闻利养更不能忘记解脱。因为三界中的一切都是牢狱,都是束缚,本质上都是痛苦的。

      解脱道固然是以解脱为目标,菩萨道同样是以解脱为目标。区别只是在于,前者是个人解脱,而后者是带领众生共同解脱。所以,不论出家众还是在家众,如果不想解脱,修行根本没有上路,甚至可以说,算不上真正的学佛人。

      (3)菩萨道

      从菩萨道的修行来看,所谓的人天道、解脱道,都是佛陀接引众生的方便之道。《法华经》将此比喻为化城。经中记载,有位导师带领众人前往宝所,中途要经过长达五百由旬的险恶难行之道。当人们在前行途中体力不支,准备放弃退转时,导师怜悯众人不能得到珍宝,就在中途变现一座化城让人休息。但休息只是手段,目的是等恢复体力后继续往前。正如经中所说的那样,“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那就是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陀真是伟大,他没有想着:我成佛了,你们只能成阿罗汉,低我一等。而是苦口婆心地叮嘱我们:你们都有成佛的潜力,都应该成佛,开启并圆满和诸佛同样的智慧。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怀。

      从这一点来说,佛陀开示的所有道路,最终都可以汇归为成佛之道。所以在《法华经》中,佛陀又对以往所说的三士道作了归纳:“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告诉我们,他一生说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众生导向成佛之道,其他只是方便说法而已。不仅是人间佛陀是这样,乃至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是这样。

      2.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次第

      虽然菩萨道的修行才是最究竟的,但离不开解脱道的基础。在国人熟知的《维摩诘所说经》等大乘经典中,往往对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持批判态度。但我们要知道,这是针对执著声闻解脱为究竟而作的批判,不是批判解脱道的修行。事实上,菩萨道就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就解脱的核心目标来说,菩萨道和解脱道完全一致。不同只是在于,菩萨道将个人解脱扩大为帮助一切众生共同解脱。如果轻视解脱道的基础,菩萨道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这个问题上,唯识经典对两者作了善巧的融摄,把解脱道作为菩萨道修行的组成部分。最典型的就是《瑜伽师地论》,从人天善法讲到声闻地、独觉地,再进入菩萨地的修行,层层递进。每一部分的修行,都是未来继续修行的基础。

      那么,解脱道的修行重点是什么?杨郁文编写的《阿含要略》中提供了几个要点,我觉得非常重要。抓住这些要点,就知道解脱道该怎么走了。第一是道心,发起向道之心。向道是修道的开始,需要有羞耻心,即儒家所说的良知。然后学会分辨善恶,这样才能止恶行善。第二是觅道,寻觅这条道路。佛陀总结为四法行,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通过听闻和思维,把佛法转化成自身认识,然后依法实践。第三是见道,见到四种不坏净,即佛法僧戒的最高本质,也就是觉性、法性、空性。见道之后,才知道前面的道路该怎么走。第四是修道,主要内容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又称五分法身。这不仅是见道后的修习项目,也是整个声闻解脱道的修行内容。

      而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则将三士道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了从凡夫到成佛的简明套路。本论主要分为道前基础和正行两部分。其中,道前基础是修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闻法轨则、修习依止法、认识暇满人身的意义等,及“守护根门、正知而行、于食知量、悎寤瑜伽”等座下修行的内容。比如闻法轨则告诉我们,听法时应该远离覆器、垢器、漏器三种过失,同时还要“于己作病者想,于说法者作医师想,于教法作药物想,于修行作疗病想,于如来作正士想,于正法起久住想”。在修学时,我们有这些过失吗?能够生起如法的观想吗?此外,论中以“依止法”作为入道根本,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的学佛人,和师长普遍没有依止关系,就像学知识一样随便听听。学来学去,往往还在自己的习气、我执、我慢中转悠。事实上,不是善知识需要我们依止,而是我们能否对善知识生起信心和依止心,直接关系到将来能否于法受益。而对暇满义大的思考,则是我们选择佛法的重要前提。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怎么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后,发现唯有学佛才能实现人身的最大价值,此外别无他途。由此对三宝建立的信心,才是真切而坚定的。

      正行部分又分为三士道,分别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和上士道。一个“共”字,清晰标明了三者的关系。比如下士道,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础。反过来说,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成就,都离不开下士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下士道以信仰为中心,中士道以出离心为中心,上士道以菩提心、菩萨行为中心。而信仰建设是出离心的基础,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菩提心是菩萨行的基础,出离心、菩提心、菩萨行又是空性见的基础。总之,每个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的。

      《道次第》三士道的架构源自《瑜伽师地论》,这一次第非常适合当今学人。尤其是道前基础部分,正是很多人所忽略的。如果地基不稳,哪怕后面下再多功夫,也是难成大器的。十余年来,我特别重视对《道次第》的弘扬,就是希望大家找到一个有效的修学方法。不论什么根机,也不论可以投入多少精力学佛,只要方法正确,那么,学一点就有一点受益,有一点成长。关于《道次第》,我有114讲的讲课音像,对论中开显的修学原理作了解读。这些内容还整理为《菩提大道》,分上中下三册,可以作为了解修学次第的参考。此外,我先后从不同角度对《道次第》的相关内容作了开示,或是谈修学要领,或是谈实修理路,这些开示结集为《道次第之道》,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道次第》的思想脉络。

    八、结束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在佛菩萨像前五体投地,虔诚膜拜。为什么要拜佛?多数人是把佛陀当做一个依赖,向他祈求些什么。这样的拜佛,和拜神是没什么区别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带有巴结权贵的意味,和礼佛的本意背道而驰。真正的礼敬诸佛,不是为了祈求恩赐,也不是为了寻求保护,而是了解到佛菩萨的人格特征和无量功德后,心向往之,希望自己也成就那样的大智慧、大慈悲、大解脱、大自在。这些品质,正是佛和众生的差别所在,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目标所在。

      佛陀曾经和我们一样,对生死充满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始走上修行道路。对于每一位佛弟子来说,这些修学经历并不是故事,而是我们学习、模仿、追随的榜样。学佛到底学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学习佛陀的言教和行为。对于佛陀采用的修行方法,我们都要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今天的人又该如何效仿?只有这样,学佛才会落到实处,才能真切体会到,我们经常称念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中,那个“本师”的深意所在。(完)

      (本文综合导师讲座提纲、“走近佛陀,认识佛法”、“佛陀和他所说的法”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佛陀,认识佛法之七: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ye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