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会在一本书没有看完的时候就写文章的,但是这本书可能不一样,因为它写史,所以不需要全看完就能写。再来它打破了我固有的一些认知,所以可写的内容也不少,足以成一篇。
《秦制两千年》这本书的名字就会带来一个疑问:秦,作为传了两代的王朝早就覆灭了,怎么会有两千年呢?因为秦立国的根本制度,被延续了两千年,所以书名即是中心。
秦制是什么?
秦制是一套汲取人力物力的方式,秦国称霸六国靠的就是这套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理念被传承下来:藏富于国。通过各种税法、田产制度,让民众不断生产资源,官府将这些资源牢牢把握,一套自上而下的输送制度。这套系统不仅能让国家收获财富,也能更好掌控百姓。
同时各朝各代都在前朝灭亡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统治之道,好规避前人踩的坑。比如清人认为明朝灭亡是因为东林党人聚集,所以要终结党朋的出现,具体就是打压科举出身的官员。又比如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没有掌握科举制度的精髓,以至于贪官污吏勾结,百姓聚集成祸,只要消灭这两个因素,就可以长治久安。可以说如何运用官僚集团为皇权服务,如何制衡官僚集团,如何获取人才也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建立的。自然,在两千年的时光中,围绕秦制的核心产生多种变体。
论帝王的PUA
人才的流动,是君王想要却又忌惮的部分。汉初,门客之风还未禁绝,皇权统治者已经深深不安。后续在收拢宗室王侯时,门客鼓动造反就是一条罪状。如果通过门客途径来获得赏识行不通了,那么还如何获得人才呢?于是门客自荐变成了官员、贵族举荐。这种方式仍然不能令人放心,举荐的人才是不是有裙带关系?
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变了人才流动的方式,也成为帝王的首选,最后延续到了清末。实际上,只要是制度总要人去执行,这里面总有操作空间,比如谁是谁的学生。所以科举上位的官员比例并不是很高,按照作者的看法科举不过是给人才一个念想的机会,机会有不是很大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清两朝对于科举出来的官员会采取打压,折断这些文人的傲骨,匍匐于皇权之下。一个文人若是成了榜样,那多几个这样的文人不就成团了?不可小觑。
论及打压PUA手段,总有几个皇帝是独树一帜的,比如雍正。这些皇帝秉持着大道:君为臣纲,即君王都是正确的,错都是臣子的。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指责大臣的不是,编织莫须有的罪名,言语上、行为上的侮辱,甚至要求朝臣疏远孤立。令人叹为观止,职场PUA古来有之。
不一样的历史
看完《秦制两千年》最大的感受是另一种眼光看历史,如果说原来的历史是在看盛衰,那么现在看到的是背后的满目疮痍,哪怕盛世之下,百姓仍然疾苦。各种赋税、各种压榨,让人想尽办法逃避——自残、流亡、卖儿,若是能活下去,又怎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每一个盛世背后都是百姓的血泪史,那些繁华和平民无关,所谓富庶不过是歌功颂德的华丽词藻,皇权被歌颂,百姓被沉默。那些历史留名的人物,多半都是皇权的缔造者。比如商鞅的变法、王安石的变法、诸葛亮的治理,有着大义之名,获得的效果是皇权的期待,却又是百姓的绝望。
小人物的历史是历史,我们往往更能窥见一些东西。这就是推荐此书的原因:从我们惯常的大事上,看到小人物的命运。历史是什么?仅仅是大人物的辉煌记录?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疾苦的民生如何流传下来?历史,究竟看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盘旋许久。想来前言的一句话最贴切:
统治者对“真的历史教训”的精髓的吸取往往意味着普通人的灾难。所以,站在文明史的角度,魏玄同、常安民与李仲宁等人物其实远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更为重要。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