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纷繁浩叠的五千年历史长卷,《史记》无疑是最闪亮的坐标。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价值不单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更重要的是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通过走进《史记》明白每个人的一生不是成王败寇的二元对立,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追求,我们最终或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是意志、环境、方式方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其作者司马迁独特的思想、经历、人格,对于我们深入有效阅读《史记》作用重大。
我国著名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李长之先生所著的《司马迁》,透过大量的资料研究回顾了司马迁波澜曲折的一生行迹,追溯了其思想渊源和家学传统,剖析了其创作《史记》的内在精神动力、文化背景与美学风格。被鲁迅视为天才的李长之先生在历经苦难后对司马迁愈发崇敬赞赏,表现在言必有据、文笔富于情感,带我们透过《司马迁》走进、体会一颗伟大的心灵。
《司马迁》 《司马迁》01 梦想少年初长成
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号子长。10岁前在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的乡间田野渡过了无拘无束的童年。10岁那年被父亲司马谈带入京城读书。受身为太史令的父亲的影响,小小年纪的司马迁非常喜欢历史,并立志像父亲一样做个历史家。
梦想少年初长成0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十岁那年,父亲司马谈给了司马迁一辆马车,叫他到各处去旅行。一路上,司马迁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惋惜项羽,到长沙汨罗江畔怀念屈原,到孔子的故乡寻求共鸣……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思维都让司马迁动容。一路上司马迁完成笔记素材100多本,开阔心胸视野的同时也储备了丰富的宝贵材料。
壮游山河0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生无常,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旅行归来的司马迁不久就做了郎中,职场生涯正式开启。可没过几年,父亲司马谈在洛阳病倒了。生命垂危的父亲留下父子二人要共著青史的约定后就撒手人寰了。悲痛不已的司马迁也明白了父亲司马谈的殷切希望。
生命垂危的父亲司马谈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32岁的司马迁正式着手编写历史。后来因“李陵案”直抒己见被关进监牢,受到了最耻辱的宫刑。绝望中的司马迁一想到青史未就,死亦为不孝,最终选择忍辱地活下去。40岁的司马迁逢到大赦,恢复了自由身。
历经无数艰辛、坎坷、屈辱,司马迁终于在他活着的时候,著成了《史记》,实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目标。位列“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留给后世无穷遗泽。
著成《史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