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的问题:看书,总是不明白他在讲什么,什么意思。学习,总是不能让自己的知识进步,无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仅很苦恼,还无法有一个积极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结合一下尊贵先儒王阳明与其弟子留下的《传习录》来一起理解一下。
(在观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昨日之文,有助于理解中与和)
阳明先生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弟子陆澄就向他提问了这个问题:
不明白书中所讲的,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去求道,定然是大多数人的问题。但是在阳明看来,如果要去求明晰书中之意,那就是完完全全的走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所求的仅仅是外在的理,你内心非常割裂,没有自我的朝向。例如宋儒朱熹,他的“理学”讲究的就是“读书自有理可求”。的确,只要去明晰书中的每一个字眼,才有可能看得懂才有可能吸收。在阳明看来,书肯定是可以读的,但是书并不是道本身。归根究底,“道”是无法用文字去表现出来的。道本身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通过某种方式活出来,你所出现的状态就是你所理解的“道”。所以阳明告诉我们都有实际的行动和功夫,向内心求道。因为我们是独特的人,人之本心的确具备可能性。所以我们需要运动中灵活的方式去理解书中知识,再不断与自己结合。进行克己功夫,事上磨,而不是成为读书机器。在这条路上,我们所谋求的就是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独特性。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通过书的方式写出“道”?因为只有文字是可以进行流传的。人必然会因为自然的衰老凋而死亡,这样一来就不能去体现道了。便以另一种方式,也就是作为指向大道的方向“指月之指”去书写。由于“写不明白”,所以阳明一开始是很抵触著书的。但在弟子徐爱点明后,阳明还是给予了世人《传习录》。
我们还需要明晰另一个点,那就是理的客观性和道的特殊性。“理”可以理解为有明确定义,为“书中所讲”的东西。这些大多都由人定义。比如说如果人类不存在,一个石头也会存在。但如果人类不存在,1➕1等于2就不存在了,E=mc方也不存在了!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客观世界是由人具备创造性的主观所create的,所以才变成了客观。如果我们不把这些所谓的客观与内心进行联系,那就毫无意义。最可怕的就是那些心没有明但是嘴上却句句在理的人。即便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如果心之朝向不明,没有去求人性中(1%)平方的事情,这些理很可能就会变成理性自负。脑子当然在学习和交流时很灵活,但是如果一行动,生疏如不知理。还有更糟糕的,这些所谓的学识到头来变成了求得本能与私欲的工具。那这样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所以要时刻记住“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这样一来,我们的心才能如明亮的镜子一般,万物在上如其所示。
接下来就要解第二个问题了,那就是知识不长进怎么办?
这则显然与我们的问题有联系。第一句话就包含了很多。“虚”可以理解为谦虚,就是将孔子所说的“意必固我”,总之就是一种固执偏见自我中心的私欲去除,让心灵明亮起来,这样才可以让心安于理,在于道。只有去除这样的障碍,才能让我们的行动充满生机与可能性可能。心与理不能进行分离的。他们具备互相成就的性质。因为“心即性”“性即理”。当我们完全理解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后,就会发现这个“善”其实是我们人心中独特的可能性。而当我们进行行动时,就会与环境所接触,并且还会受到本能影响。如此一来,我们的心可能就会被恶所蒙蔽。我们的目的就是去说,这些事与并且将本性“扩而充之”,进行克己与磨镜功夫,我尊重自己的所学和行动联系内心。在不断向道的过程中“以身正道”。便会自然体现出你的“知识长进了”。
但心也不能与理划等号,换句话说只有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心”与“理”。就像阳明所说““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他们是互相存在,互相“定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