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先生一起去看望老师和师母,前年见到他俩时身体还硬朗,今天再见他们时,明显老了许多,但精神依然矍铄!
老师今年70多了,他是我初三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老师姓祝,我姓周,新县话发音差不多,总感觉就像一家人,因此上学时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我的骄傲,老师也因此对我偏爱有加。我师范毕业后分到浒湾中学,我们便成了同事。
披一肩淡墨诗意,包裹一颗诚挚的心。修行在岁月的端口,心中一遍一遍将回忆描摹,如此便也惊艳了时光。老师是我一生的导师,不仅教授我学问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还教会我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
那一次我语文考试破天荒考了全年级最高分96分,老师对我大肆褒奖,在同学们间传为美谈,让小小少年有了梦想,多年后也成了您。老师,您一次次将我的作业当范文读,以致于成年后喜欢涂鸦几笔,让生活有了慰藉,灵魂有了安放。
老师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负责全校老师的分工。那一年德高望重才高八斗的华老师卸任了语文教研组组长,你让我接任。语文组可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有很多还是我昔日的师长。我一个小小的中师生,年纪又轻,学问又浅,才艺没有,经验又不足,如何能胜任?但老师的分工我不敢推辞,我只有硬着头皮去学习去努力,变压力为动力。说来也奇怪,不久我居然学会了说课评课,学会了出黑板报,敢于在开会时发言了。以至于我在日后的教学生涯中受益匪浅。
老师和师母朱姨见到我俩时,很是高兴。不停的念叨我父亲去世时怎么不通知他,我儿子结婚时也不告诉他一声,言语中有许多歉意,就像家长没尽心照顾孩子似的。我心中一热:老师,一路走来,您对我照顾的太多太多,我怎能事事叨扰您!你们就是我没有血缘的双亲!
生活似茶,冲不走那淡淡清香;岁月如烟,忘不了那点点滴滴。 再见老师,往事历历在目。成家后祝老师一家就是我的娘家。那时候老师住在二楼,我住在三楼。我母亲去世的早,婆婆生前也只见过一面。家务上的事我是一窍不通,人情礼节我更是什么都不会。
有困难就找朱姨,我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朱姨不厌其烦地帮助我,教会了我炒菜做饭做家务,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清楚的记得那年生孩子时,朱姨顶着酷暑,煮来红糖荷包蛋送到医院,在我疼痛的间隙喂给我吃,让我保存体力。我紧紧地抓住朱姨的手,一刻都不肯放松。那时候那双手就是依靠就是力量,能把我从鬼门关上拉回。
孩子小的时候没人带,朱奶奶就是亲奶奶,饿了渴了都去找朱奶奶。有时间工作忙,孩子便整天的跟朱奶奶吃跟奶奶睡。我也爱把饭碗端到老师家,碰到好吃好喝的,也不客气,就直接干起来了。
说起当年对我们的好,老师和师母说都淡忘了,只是惦记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状况,时常想到我家孩子小时候的模样。说到现在,老师说他很满足,退休工资够用,够小康生活。
童年的我也许是不够幸运,成年后我又何其有幸,遇到亦师亦亲的老师!老师,我的世界因您而温暖,我的人生因您而安好!老师,惟愿您年年岁岁身长健,负岁年年春草长!
总有一些时光,要在过去后,才会发现它已深刻在记忆中。多年后,某个华灯初上的晚上,蓦然回首,会静静微笑。那些人,已在时光的河流中乘舟而去,消失了踪迹,心中,却流淌着跨越了时光河的温暖,永不消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