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上班这点事儿人生感悟
你有没有发现过自己越学习越无能?

你有没有发现过自己越学习越无能?

作者: 悟三分 | 来源:发表于2017-02-24 07:49 被阅读4789次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一群人:激烈竞争催生的心理焦虑让他们见缝插针似的给自己补充精神食粮。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博、简书等APP里面找各式各样的最新资讯、最火热评、最流行文章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一旦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开始刷屏、分享。

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新鲜知识不断刺激着大脑,他们每天都沉浸在“啊!又学到了新知识!又get到了新想法!”的喜悦和满足感中,享受着新知识冲击大脑的快感。当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在手机上时,他们会告诉别人:这叫“碎片化学习”。

坐地铁和公交的时候看、吃饭的时候看,睡觉之前看,但是碎片化的时间变得越来越不够用,各种订阅、推送、分享越来越多。眼睛看不完,就听音频;平时看不完,就洗脸、刷牙、跑步的时候听。最后听和看都用上了还是get不完,没关系,还好有收藏这个功能。于是像松鼠拼命收藏食物一样把看不完的内容全部收藏起来。等攒了一大堆未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所谓的收藏就是永远不读。

然而网上的牛人好像越来越多,观点越来越新,知识越来越杂,每天都有牛人用全新的知识和观念颠覆原来的牛人,仿佛最LOW的就是那个每天刷来刷去、收藏来收藏去的自己。这么多的新知,没有让人越来清醒,反而越来越焦虑。终于有一天,他们开始放弃自己,对自己说,何必活得这么累?接着就开始转战手游、娱乐新闻、短视频、小说等……不久之后觉得更加焦虑和空虚,于是又回到原来刷新知的状态。

这群人在:“焦虑—刷新知—收藏—放弃—更焦虑”这样的怪圈中循环往复。这种所谓 “碎片化学习”背后的动机其实是浮躁和焦虑,本质是一种无意识的消遣。

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去读各种新知或新闻,到底有没有用?

听上去好像是有用的,因为老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嘛。可是这种知识要怎么改变命运呢?

今天你利用碎片时间,“高效”的看了十多条新闻、翻了五六篇干货、再灌了几篇鸡汤,以为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又能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你就变成作家了么?知道了蜗牛是如何交配的,你就是动物学家了么?知道了某种疾病的可怕且无法预测,你就能当医生了么?很可惜你还是你,依然是那个挤在地铁和公交里的普通上班族。

我们来纠正一个理解偏差,所谓学习究竟应该学什么?是学习知识吗? 然后呢?储存在大脑里吗?看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天有4000本书出版,超过4亿个字;

纽约时报一天的文字量等于牛顿同时代的人一生的阅读量;

一个专业领域,每天大概有200个公众号正在注册,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产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知识的储存电脑早就已经可以把人类狂甩几条街,为什么还要通过人脑来记忆?过去那些懂得很多知识的“博学家”在现代社会已经渐渐不复存在,即便存在,也比不过搜索引擎。

事实是,对于那些曾经让你感觉自己仿佛能体会到宇宙奥义的新知你根本是记不住的。不相信的话你现在可以打开自己的收藏夹,看一看之前收藏的所有文章有多少是你看了标题能想起内容的?又有多少让你看了标题会有“我竟然收藏过这个”的感觉?

为什么会忘记?因为碎片化信息是“自媒体快餐”,它们就像垃圾食品一样来得快去得快,除了留给你一身肥肉没剩下什么营养。为了让大众接受并容易懂得,自媒体通常会删减掉复杂的信息。这种信息往往传递的是庞大知识体系的冰山一角。推送的文章让人迅速易懂,大牛们的精彩评论随处可见,权威的话语让人全盘买单,人们沉浸在各种新鲜感刺激的同时也不再花时间去思考和推敲这些易取易得的信息。更可怕的是人们会产生自己什么都懂的幻觉而现实却与想象的距离越来越远。

退一步讲,假设你有过目不忘的过人本领,看到的知识全都记的住。然后呢?当我们学习开车,能通过记住开车的所有知识而不碰车就学会开车吗?当我们学习游泳,能通过记住游泳的所有知识而不下水就学会游泳吗?

知识本身改变不了命运,能够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转化后,我们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运用这些能力之后达到的结果。

所以回到问题,学习究竟应该学什么?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基于待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习“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应用的能力”。“碎片化学习”学的到这些吗?所谓的“碎片化学习”分两个方面,一是时间的碎片化、二是知识的碎片化。

对于时间,人们往往并没有事先为自己碎片化的时间筹备一套任务和目标体系。比如你现在需要学习开车和游泳两项技能,你未来一段时间有一堆碎片化的时间。你有考虑过在ABC三个时间段分别要做什么吗?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考虑过这些任务和目标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被完成吗?如果没有这么做,那这些时间很可能会被刷公众号的消遣所占用,然后告诉自己说我这是在学习,只不过看到的东西跟开车和游泳都没有关系。这种“顺带”学习的举动带给人们的满足感会蒙蔽实际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对于知识,碎片化与体系化在逻辑上并不背离,但是要同时达成这两个目标却有着很高的门槛,这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和事前刻意的安排。还拿开车举例子,要学会开车这项技能你一共需要学习多少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拆分打碎分解为不同的长度?如何把不同长度的知识匹配到你碎片学的时间中来学习?这些都太复杂,太费精力。既然朋友圈里推送的“爆款文章”能迅速得到某个领域的精彩结论,瞬间点开新话题能让你获得“哇我懂了”的廉价快感,何必还要费神思考推敲?既然能够随点随读各种有趣的文章,何必还费神安排与跟踪进度,来保证自己真正要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但看的信息越多,就见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你就越无法深度思考。为了抵御这种焦虑,你只好继续打开更多窗口,见证更多顶峰,然后收获更多焦虑。

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应用是件很难的事,也是件需要时间和空间、碎片和体系共同作用的事,它远远比迅速点开另一个标题好玩内容空洞的文章难得多。但这个时候,90%的人会选择点开那篇文章,浅薄之路也从此开始。

当人不断地从刷手机的爆文中get到新知时,大脑会很High,仿佛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能被自己了解。但是,真要把这些新知识、新观念转化为能力的提升并落到实处,需要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不会有瞬间秒懂的快感,而是要有经历一个攀登的过程。你要忍受自己开车时的左右摇摆或迷离游移,才有可能如老司机般驾轻就熟。你要忍受自己下水之后呛几口水,才有可能如鱼儿般在水中悠然戏水。

因为人们忍受不了这种漫长的攀登过程,就会下意识的特别喜欢新知给自己带来的快感,于是继续疯狂的刷干货。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变得越来越高,脖子越来越长,但是手脚却越来越笨,渐渐的成为一只患上“知识瘫痪”的“长颈鹿”。

END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点击“喜欢”;若想获取更多好文,请点击“关注”。

提供思想和方法,节省职场人的试错成本和学习时间。

相关文章

  • 你有没有发现过自己越学习越无能?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一群人:激烈竞争催生的心理焦虑让他们见缝插针似的给自己补充精神食粮。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微信朋友圈...

  • 学习了这么久,发现都学错了‖爱学习的人一定要看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越学习越焦虑?别人学习能赚钱,你学习只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也是个上进的人。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却...

  • 学习贵在坚持

    学习不进去学习便是乏味的一旦发现学习缘分你会发现学习是快乐的越学习发现自己无知越学习你会觉得充实

  • 越学习,越容易发现差距

    最近,我发现学习让我觉得很快乐,这种快乐绝对不是金钱能够带来的。 自从学习写作开始,我坚持天天阅读,利用所有我能利...

  • 最近很想学习

    越不学习越不想学习,越学习越想学习。如老话说的好,越学习越发现自己无知,然后越发想学习,然后不断提升自我。 当你持...

  • 边际效用

    有人说,唯有学习的边际效用不会递减,因为越学习,你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 做个自由又规律的人

    越无能,越焦虑。 越充实,越安然。 当你在日复一日规律而平稳的生活走过,你会发现,有些安稳的气息已经修...

  •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无知

    来到简村几个月了,的确长见识,思想也慢慢开始发生变化。眼界格局在一点一点的变大。感谢简书,让我萌发? 感谢“最和气...

  • 有没有发现,人总是越活越独立,越孤单?

    小时候我们有父母的庇护,长辈的疼爱,兄弟姐妹的陪伴,朋友的陪伴,那时候我们从未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觉得...

  • 你有没有发现:越焦虑的人,越爱讲“情商”?

    01 2017年,我被单位派驻到华北某县做扶贫工作。 入村的第一天,小W就顺利地进入了我的视野。并非村干部的他,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有没有发现过自己越学习越无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qr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