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13350/6415367f139c04c6.jpg)
01
已忘记最初看到火车是何年何月,又是怎样的情景;只记得小时候,一群毛孩子,赶着各自家里的水牛,聚到一个叫"洞子梁"的地方,因为那里可以远远的看见火车。
每当火车来时,小伙伴总是坐在一起,数火车有多少节,刚开始数的时候总是数不清,看着看着眼就花了;后来,发现找个电杆做参考,看着一个个车厢间的缝隙,便再也不会数差了。
那时候的火车,真的火气很大,黑黑的火车头,冒着滚滚白烟,一边拉着几十节同样黑黑的货箱,一边估计是因为太累了"呜、呜、呜"的喊着。
而我们最喜欢数的还是每天早上九点半左右、下午五点半左右的经过的客车,因为是一个花火车头拉着15节花车厢,看上去漂亮极了,就像一条大菜花蛇。
每次看完火车,小伙伴们就在山坡上做着与火车相关的游戏,就这样乐呵呵的,一天天过去了,一个个假期过去了。
而对火车最初的印象,就这样镌刻在儿时的记忆里。
02
十八岁那年,因为到外地上大学,第一次坐了火车。虽然那个时候坐的只是硬座,但依然感觉好激动好开心。
再后来,便与火车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一年至少要坐好几次,多的时候甚至要坐十几、二十次。
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体验着列车的变化,感悟着自己的人生。
才知道,最初的列车是被马车追着嘲笑的,现在的铁轨宽度还是两匹马的屁股宽度。
才知道,冒白烟的是蒸汽机头,绿色的是内燃机头,而现在大多已换成了和谐号、复兴号的电机头。
而我们的人生是否也当如此呢?不要为起步的低下而感到羞涩,或许你代表的正是潮流;也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而固步自封,只要我们不断迭代就好。
03
随着列车的发展,曾以为的遥远,都在一次次的提速中越来越走到了眼前。
而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提速过程,大体经历了四种方式。
最开始换机头,从蒸汽机头,到内燃机头,最后到电机头,解决动力问题。
后来多修了许多铁路,把客运线路与货运线路逐步的分开,让客车可以少停一点、停短一点来减少旅途的时间。
再后来又有了动车,由一个火车头拉,发展到很多车厢都自带动力,一起推着客车向前飞驶。
而现在又有了高铁,不仅仅是在列车上做改进,还必须修建专用的铁路,铺设专用的铁轨。
对比列车提速,我们的人生发展,何尝又不这样几种改进方式。
初始阶段,我们都朝着自己预设的目标不断前行,可慢慢的发现有的人越走越快,而有的人渐渐的走不动了。
如果恰好是自己走不动了,就该想一想,是不是该学习充电了、换换机头了?是不是自己在其他方面停留的太多、停留的太久?又或者是不是自己仅仅只有一个着力点,维度太过单一,可不可以增加几个?要不就是自己的路子可能错了,自己修一条,又或者是重新选择一条?
一旦打造出自己人生的高铁,便会朝着目标一路狂奔。
04
然后反思并没有结束,无论列车怎么飞奔,他终究不能脱离轨道。
换句话说,轨道就是列车的底线,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人生底线在哪里。
无论我们走得有多快,我们能够走多远,我们始终要知道,只有坚持了自己的底线,只有不出轨,我们才能一直走下去。
又无论我们走得有多快,不要忘了我们要去哪里?无论我们走多远,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是去旅行,还是赶路?
如此,人生发展的速度是我们唯一追求的目标吗?人一出生,就搭上了一趟走向死亡的列车,我们是为了最后奔驰的距离,还是为了沿途美丽的风景。
如此,列车就像人生,人生亦如列车,我们在征途中成就彼此,却又在彼此中反思人生。
回过头来,也许去哪里、去干什么,比怎么去、能够多快的到达显得更加重要。
当然,一旦目标坚定,请选好你的火车头,沿着笔直的轨道,一刻不停的狂奔吧。
最后,祝你好运,千万别出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