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的很多人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不想过不好这一生?那我们又该怎么样去做呢?非常开心的时候,我今天阅读了吴伯凡老师的《认知论》。
一、书中自有颜如玉。
1.所谓“哈姆雷特综合征”,就是知道该怎么做,但永远在思考和掂量,永远不去行动,直到一个偶然的场景或事件迫使他出手——如果哈姆雷特不遭遇那种状态,可能一辈子都徘徊在“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2.中途镇:如何避免认知固化和障碍?
《米德尔马契》的作者乔治·艾略特虚构了一个叫“米德尔马契”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着一群人,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壮怀激烈,有很多雄心壮志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就都滞留在这个地方,开始过起了蝇营狗苟的平庸生活而不能自拔——他们永远滞留在了中途,这似乎就是“中途镇”人们的命运。
我们可以把中途镇的这些人称为middle class——中产阶级,但其实middle class的本来意思是中间阶级。中产阶级与其说是一种对社会经济阶层的描述,不如说是对一种心智状态的描述。这些人的特点是:知道有一个远方,甚至还采取了行动,向目的地出发,但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停下来了。
世界上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大家一起流落在这个地方,过起了平庸又不乏一点儿小幸福的生活。
乔治·艾略特描写的其实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中途镇的居民,不管你知道的有多少,不管你年轻的时候是否血气方刚,你最后都可能流落在中途镇。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经过中途镇的时候不会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往前走。
3.那么,什么能够让人不滞留在这种状态?如何避免认知障碍和固化呢?一般来讲,我们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想到的还是如何深化自己的认知,觉得之所以走不远是因为知道得太少。
4.近代不少文学家和哲学家也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反而不是深化自己的认知,而是寻找一种机缘或者场景:有哲学家把这个场景称为“抛入”,或者“被抛”,也就是哈姆雷特状态——你可以站在那个地方一直想下去,但真正让你行动起来的是一种把你抛到一个场景中的无形力量。
案例1:王阳明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王阳明从一个满怀报国之志,一心想做圣人的人,突然莫名其妙被廷杖、被投到大牢里三年、被迫离开北京逃回老家,还被一路追杀,直到巧施一计,装着投江才摆脱了两个追杀他的人——当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关头,突然发现,平时担忧的那些念念在心,唯恐失去的地位、荣誉,全都不存在的时候,他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可怕的了。
接下来,王阳明被发配到蛮荒之地,目睹了三个跟他同命运的人在一天之内死去,他做了一个思想实验,让自己躺在一个石头棺材里,想象自己此刻如果已经死了会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死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可怕。
死亡对人最大的恐吓就在于我们一直怕它,而越怕它,它对人的威慑力就越大,当你发现死亡不过如此的时候,它也就没那么可怕了。而当死都没那么可怕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也就没那么可怕了——这就是被抛入一个场景的状态。
5.总结
我们平常人只是知道、懂得、掌握了特别多的道理,但“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最后滞留在中途镇,是绝大多数人共有的一种命运。
当你像哈姆雷特一样不断思考“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它就永远是个问题;当你不断被别人追杀,你的选择已经没有或者你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那就是to be——直接面对所有的恐惧和欲望,刹那间崩溃,回到物理现实。
二、今日感悟:
1.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中途镇滞留了下来。时刻保持觉知自己的生命状态,发现属于中途镇状态的时候立刻喊停。
2.如何避免的方法?
01 . 72小时定律。
想明白之后立刻付诸实践。过了72小时真的就成为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再做。
02.想想后果如何?
想想自己重病在床,时间空间受到各种限制,一生庸庸碌碌,毫无作为离开人世……想到这里,直到让自己痛不欲生,泪流满面。
啥也不说了,马上行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