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大-老板-头,管理中的扁平化怎么实现

老大-老板-头,管理中的扁平化怎么实现

作者: 天空有云 | 来源:发表于2022-04-14 22:01 被阅读0次

【1】有些企业为啥要起花名

在许多企业中,大致是IT企业居多吧,新型公司占比应该较高,公司中的管理层、中层、职员,每个人都有一个英文名字,或者代号,内部相互称呼不喊职务名称,而是喊花名。比如,公司的老大来了,你心里第一反应,应该称呼他汤姆,而不是董事局主席啥的,尤其出门在外,公共场合这样的称呼似乎很有平等意识,没有职位称呼上的压抑,大家都很愉快。

也许这些是虚像,我们看一些都市片,尤其是一些光鲜的大公司,里面的上下级是明确的,内斗是凶残的,冷冰冰的、血淋淋的,为了利益,团队之间相互使黑招。但在这种血雨腥风中,为啥要有这么充满温暖的花名设计呢。

设计花名的初衷是营造一种平等氛围,尽量淡化人和人之间的等级,在职场中大家都一样,只是分工不一样,各自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而不是紧盯着老大怎么说。

在阿里系,老马同志自称风清扬,他的这个称呼也没有人和他争抢,再说风清扬那也是有级别的,神秘,深不可测。喊花名不是要你长幼无序,而是要营造一种氛围。

你想想看,如果一大群人聊天,相互喊北丐、金花婆婆、封坛主、三丰等等,尽管大家都有身份,但通过这种喊发似乎能对冲掉部分因为职位高低带来的压抑和顾忌,尤其称呼为令狐冲、郭靖、张无忌、周芷若等等,人们也许会脑补出大侠、侠女的画面,聊天的思路大开,多有意思。

全球航空通用语言是英语,并不是仅仅因为英语普及面广,而是因为英语直接,英语中的等级观念相对不突兀,罗胖在一期节目里做过专题解读。因为一起空难,韩国决定下决心将英语作为航空的标准语言,飞机在天上飞,各种指令下达、信号对接全部用英语,防止在关键时候,因为本土语言天然自带的等级观,影响关键的判断和操作处置,用第三方语言,可以大大减少这个感受。

打个比方,比如你现在要汇报工作,你用中文的开场白是这样的,领导:我有个事情向您汇报。你是不是有一种领导高高在上,你略显低微的感觉。如果换成用英文,你的开场白是这样的,Leadership……I,you,似乎大大弱化这种等级官造成的心里上的弱势。再比如,在公司里喊风清扬,总比喊马总、马老板、马董事长等等,心里的耐压度,接受度要好多了。

罗胖在这期节目了还讲了一个故事,两个异国他乡的人,虽然都会说彼此的语言,后来他们用我们旁边谋岛国的语言相互聊天,聊得非常坦然、舒畅。

语言是人和人沟通的第一要素,语言上的平等,能带来愉快的思想上的交流和相互促进,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内心的实际情感。而划分的等级,无异于给自由交流的语言,带上的紧箍咒,不敢自由的散发和愉悦的敞开,这是好是坏呢?

【2】推行扁平化管理解决了什么问题,乡镇直接管到村组,算不算扁平化?

扁平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目的在于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组织架构的改造,缩短管理层与执行操作层之间的对话成本,减少层层汇报,避免信息传导多次过滤加工,这种管理者与操作层之间的对话,相互之间心里上跟平等一些。比如,公司的总经理和一般员工对话,如果员工身边没有直接上司在,有时候员工也是不大把总经理放在眼里的,啥话都敢秃噜,对话是相对平等的。

扁平化的最大化结果是二层式的管理,即管理+作业。我设计制定政策、思路,你干,咱们之间是平行的也是交叉的,这种管理模式在规模较少的公司被大范围复制,因为好用。老板可以随时掌握现场情况,直接干活的员工可以清楚的知道老板要啥,是啥思路。

但这种管理,也可能形成人身依附,权力崇拜,绝对的控制。比如上海的某家公司,下属直接拍出了职场中的彩虹屁的天花板,无人能超越。网上有不少关于该公司的视频,看着挺有意思的。

你想想,老板直管全局,老板能直接管到一线。动不动搞个全员大会,老板底气很足的训话,手往腰里一插,那场面。你想想,乌央乌央的人,老板站在高台上训话,有没有就像网上流传的秦始皇的视频,朝这边看,往那边瞅,我的,我的,都是我的。这种开会的场面,与领导面对下面中层干部气场是不一样的。

目前扁平化主要在机构上进行折腾,这种理念适合什么样的规模,适合什么样的场景,真的是管理升级吗?

我们脑洞一下,如果我们撤销了农村大队一级的管理机构,由乡镇直接管到村组,算不算扁平化呢?这种扁平化的适应性如何,这个我下不了结论。这些年在撤点并乡工作推进中,一些乡镇的管理规模相对增大,但是机构定员是被压缩的。

扁平化在农村这样的管理体制中是否适应呢?

也许凡是要有个限度,有个适应场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事情,尤其管理上。有的高度分散化,类似行动作战小组,后方只确定标准和武装支撑,剩下的就看小组自己的了。

不管如何扁平,层级总是在的,而且由管理层直达作业层,也不是万能灵药,也有失灵的时候,况且不存在万能灵药。

【3】吾皇万岁,万岁一喊就是几千年

大致在远古,黄帝之后,神州大地先后升起了三个闪亮的星星——尧舜禹。黄帝之前的各位大佬被统称为三皇五帝,名头听起来很响亮。可是到了尧舜禹时期,这三个人的称谓直接降了一个等级,被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大致和现在某些国家的部族的领头人差不多一样,气势上和三皇五帝相比一下子低了不少。

到了夏朝时期,已经有了帝王、君王、天子等称呼了,到了周朝依然成为王,春秋时期周朝被尊为天下共主,其实没有多少影响力了。春秋时期,群雄争霸,争来争去还都称为某公,如齐桓公、秦穆公,到后来胆渐渐肥壮后,敢于藐视周王朝,也不把群雄放在眼里,大胆地自称为王,如楚庄王。

到了这个时候,似乎万岁这个词还没有响亮的喊出来。但我们依然能看出来,古之在高位上的,还是很在意自己的称谓的,比如称为君的,春秋四君,所谓君就是臣,与公还是有差距的,秦朝弱小时首领先是自称君、后来称公,后来十九岁的嬴驷,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

大致万岁这个称呼,最先最早兴起于战国时期,有语称: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自此,臣下对见于君王,拜恩庆贺,率以为常。

算算,我们喊万岁爷的称呼可追溯到了公元前了,这一喊喊了几千年的,一直喊到清朝灭亡,人们还心有不安,皇帝没了,万岁爷没了,这下可咋整,咱该听谁的呀!

万岁代表了一直至高无上的权威,只能独享,不能兼用,任何人都不得觊觎。你看,那个作威作福,八面威风,天下纷纷为其修建祠堂的魏忠贤,也只敢称为“九千岁”,就这,已经心花怒放的不要不要的,自古以来,敢称呼九千岁的为吾一人,历史独一份,多么的荣光。

万岁在唐朝武则天时代被喊到了高潮,从万岁演化到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如今也不知道这个对于个人崇拜的万岁,会万岁到什么时候,不是不能喊万岁万岁,仔细想想,就是个尊称了,时光不会倒流回去的,我们不会傻不愣登的五体投地。

从万岁这个称呼上剖析,中国人就这样喊了几千年的,长幼尊卑必须要有个次序,请示汇报,必须有个流程,按照规矩办。

这个称呼重要的很,很受用的。

封建社会几千年就是这样绵延的,人们相信皇帝是真龙天子,谁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总是不由得相信是不是有神秘的力量,在左右着什么?

【4】不是有乌合之众的说法,有时候真需要权力与威望聚集一身

古代从万岁往下,一次排序着呢。如果不是西方船舰利炮,东方的大门估计还是紧闭着,这片土地照样会生生不息的,一层一层的层级制,保持着相当的稳定态势。

我们社会就是这样延续下来的,现在社会治理也一样,职场中也是有排位的,往往谁职位高,谁说了算,不是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么,仅仅就大一级,我可以全面碾压你,职位称呼代表了你的话语权大小。

这个可是个铁铁的实事,因为人的见识和思考问题的维度不同,有时候谁也对下一步做不出准确的预判,这个时候谁在高位,谁最有决策权,拍板权。遇到相容性好、心胸宽的,能虚心听取意见。遇到霸道的,那可不就是一言堂,都悄悄的,听爷我说。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为啥单位里面要设置职位等级,组长、股长、副科长、科长、处长助理、副处长、正处长……,而且在这些层级之间也可能夹杂着不同的层级。

下面的听上面的。一旦亮出牌子——职位称呼,咱们之间谁是老大就很清楚了,关键时刻,就看下面你讲不讲大局,听话就是忠诚,听从就是有觉悟,境界高,不听话就没有站位,没有大的全局观念。

想起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一次召开一个很重要的大会,上面来了个大洋芋,大是大着呢,只是就是个副职。比如这个领导姓甲,职位是副总经理。那个主持人很会说话,到甲领导讲话时,主持人怀着激昂的话语说道,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总公司甲总讲话。甲总是平时口头称呼,在正式场合一般应称呼职位全称。主持人巧妙的淡化了这个副字,如果主持人那么大的大会上可以强调,欢迎总公司甲副总经理讲话,虽然很正确,但是效果会打折扣。

欢迎总公司甲总讲话,贾总自己也很享受,现场的受众似乎也觉得讲话就是正总经理。

职位的称呼是有层级的,没有层级,管理岂不是混乱了。这个明码标价的称呼,就是给管理赋予一种自生而来的权力,行政决策权、管理权,大的管小的,小的管具体的。

人的职位称呼其实是个光环,可以照耀我们很长时间,甚至退出江湖后,依然还有荣光。你看,一些原先有过职位的,即使退休了,还喜欢被人喊老领导、老首长、老局长等等,或者某老、某老的,这样喊的人表达了自己的尊敬之意,老领导也享受了一把曾经的感觉,依然是高高的。

由此来看,鲜明的职场称谓既是管理需要,也是个人情感满足,一举两得,受用的很,是个妥妥的好事情。

曾经有一阵子流行把公司的一把手称为老大、老板,大老板、小老板的排个序,领导到是很享受下属这样的称呼,有一种江湖大哥的豪迈从心底升腾起来,似乎能呼风呼雨了。后来,老板喊烂大街的,到处都是老板,人人皆可喊老板,老板成了交谈沟通的起始用语了,没有多少意义了。

后来,上面命令不准一些企业喊领导为老板,有点江湖的味道。

在国字头公司里,需要身披袈裟,神圣化,因为侯门深似海,这里面的等级是森严的,下面需要像清朝那样,喊到奴才如何,如何,主子怎样怎样,需要唯唯诺诺。

在纷纷乱乱时,需要管理上的权威,而不是平等,就是要这种不平等,就是要上面说了算,强推,强制执行。没有商量余地。

【5】义气重要,还是等级重要

有人说,官越大,朋友越少。我不信,因为你够不着。只要官一直往上,朋友就一直越多,而且好朋友也会越交越多。毕竟,每个圈子里都有知心朋友么。

只是,官越大,称呼的名号就越响亮,只是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不?只是原来的朋友越来越少,结识新朋友,忘掉老朋友。

有那种一起升迁进步的朋友,但更多的相忘于乡间城市了。例如,原本一起的朋友甲和乙。自从甲做了官、升了职,甲乙的关系似乎就有些变化,这种现象在甲乙成为上下级更为明显。原先咱俩是哥们,现在我是上级,更多的时候我的面子、权威比咱俩的关系、情义更为重要,渐渐地甲乙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随着,甲的职位越来越高,乙觉得自己高攀不起,渐渐渐渐,越走越远了。也有一种情况,甲乙双方因为某些事件,例如乙找甲办事,结果甲没给面子,不给办,最终甲乙结了梁子,成为相互埋怨的对象了。

甲和乙没有谁失去谁,走了甲,乙的朋友圈会有新的补充。甲的舞台大了,朋友更多了,也不在乎少了一个两个乙的。

相信甲乙这个不是孤立事件,就从这件事上引申,从这个角度思考,企业管理如何扁平呢?

扁平的核心是什么?

扁平的核心应该不是不要层级,层级还是需要加强的,而是要减少层级。

但是对于层级太少来说,又不利于激发个体,本来有许多台阶可以向上攀爬,现在许多台阶没有了,公司少了职位激励人的抓手。

毕竟企业管理除了制度外,更多的需要人对人的管理,减少层级,意味着上下级直接面对面的机会增多。

既然人与人打交道,总是有亲近疏远,那这种扁平化会不会带来内耗呢。因为友谊和职级身份之间总是矛盾的。

如果要强化友谊,那就要延伸职级层级,通过职级拉长,相互隔层,可以有效增加企业同事之间的相互融合力,弱化管理层级带来的隔阂。

从这个角度考虑,扁平化与层级分明的管理究竟是那个更好呢?那个更易引发内耗呢?也许不能简单定论。

再从这个角度思考,家族企业该如何,对家族企业似乎诟病较多,家族企业关系似乎超越了职级,如何扁平化呢?

【6】严管的孩子和给自由、给空间的孩子,那个成功的几率大

想起一句话,龙颜大怒,下面吓得瑟瑟发抖,意见如何题呢。经常会听到,今天领导发火了,把谁谁骂惨了。某某某领导脾气大的很,官威大的很,下面人见了都紧张的不要不要的。

那你觉得,这样的状态下,下属尖锐的意见敢不敢提呢?领导还能听到中肯的意见吗?

咱们拉拉历史上的故事,最后一个朝代展开徐徐大幕,顺治上位那天,大致是牛顿背负行囊进入剑桥大学求知了,我们与世界已经拉开了越来越大的差距。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康熙大帝严禁海上贸易,禁海,闭关锁国,世界在开放,在迈向现代化的管理征程。

我们与西方最大的差距,就是思想上的开放,管理上的宽松,激发社会活力。

我们再努力想想,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没有政策土壤,就不可能有华为、腾讯、阿里这样伟大的企业诞生,

尽管严管、严控诞生了许多的神话,但是计划时代,一切管控严格的时代并没有让我们吃饱肚子,而且我们充分的放,不断地扩大,不断地给予社会活力,给万类竞自由的一定空间,才激发了社会活力。

我想对于孩子的教育,严管所带来的丰收远远没有给与宽容、给予容错,给予自由所带来的创造、奇迹要少的可怜。

想到这里,我到时希望,以后上下级上班时各负其责,有分工,有位置,然后就是平等,能平起平坐,而不是一时为领导,处处在上面的模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大-老板-头,管理中的扁平化怎么实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ep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