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的人遇到问题,只会问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问为什么不,然后立刻行动。
这就是普通人和优秀者的区别。
最近和女儿看了电影《嗝嗝老师》。
始与那怪异的抽搐声,终与令人感动的汹涌而出的泪水。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患图雷特氏综合症的女孩纳娜•玛图尔,拥有理科研究生学位,却连续5年应聘老师失败。后来有机会到圣蒂克学校,也是她的母校,做了F班的老师。
F班学生是学校中仅存的十几名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
她没有被学生的叛逆、恶作剧吓倒,而是尝试不同的教法,冒着被学校辞退的风险,让学生通过期末考试考及格而对未来更有信心。
她的发散性思维、与生活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们学得很有劲儿,最后期末考试竟然全都考及格了,最终这些学生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改变。
影片中反应的主题很多。其中奈娜老师为点燃学生内心积极向上的信念,带着大家折飞机的情节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她说很多人遇到自己最怕的事情总是问“为什么”,然后抱怨、发怒,但不能改变什么。不如问自己“为什么不”,去尝试着把恐惧作为动力,直到成功。
学生们写下自己最怕的事情并把写了内容的纸,折成飞机,抛到空中,“让自己最怕的事情成为自己的动力。”
这一句一下子击中了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相貌、智商、人际交往能力、学业水平、处事方式……
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逐渐成为我们下意识的一部分,我们以为是与我们与生俱来的。
只有正视这些痛,不再把关注点放在为什么而是放在为什么不上时,我们的痛才会真正改变,我们整个人也才会脱胎换骨。
2.
问为什么,看似轻松,但问什么不,意味着要尝试,要行动,包含了一部分未知的风险。
而不确定,也是所有人都可能不想面对的痛。
很小的时候,我们想要一样东西,不会想能不能得到。只会伸出手脚去够。
够到了就欢欣鼓舞,得不到就嚎啕大哭。
那种直接和决断,虽然看上去很幼稚、可笑,但却是人应有的最初的状态。
越长大越发现,世界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而是世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不再相信自己,反而缩在自己安稳的壳里,告诉自己顺其自然。
但很多事情,不是说不做就可以绕开的。
一旦抱怨和退缩成了习惯,你对这个世界的无力感就会越来越强,而你最后只会推到一个无路可退的角落。
3.
曾经我也有过很多害怕的问题,生活过得胆战心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的锻炼,面对困难的心态逐渐在改变。
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前欢笑,却又常常在人后抹掉伤心的泪。
是大多数人的日常。
而最终在生活中“载誉而归”的,是那些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让自己更勇敢面对且改变现状的人。
这部电影,让我和女儿流泪的同时,也重新寻找到了一种力量。
为什么?为什么不?这是普通人和优秀者的试金石。
网友评论